
最好的爱情是什么模样?木兰社区有一对模范夫妻,分别是1935年出生的戴清灼和1944年出生的陈雪飞。他们的婚姻故事,细水长流,相伴60余年。
1961年,国家鼓励知识青年上农场,18岁的陈雪飞响应号召来到下溪农场,而27岁的戴清灼那会是该农场的干部。在农场工区主任的热情牵线下,两人相识了。“其实,我当时的年纪还小,并不想早早进入婚姻生活”,陈雪飞笑着告诉记者。然而,戴清灼看到热情大方、能歌善舞的陈雪飞后,就坚定地想娶她,“拗不过”戴清灼的执着追求,最后,陈雪飞还是嫁给了他,开始了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婚姻生活。
如果要用词来描述两位采访主角,戴清灼应该是沉稳的、平和的,而陈雪飞则是活泼的、性急的。相差9岁的他们,性格也截然相反的他们,差距不仅没有产生代沟,反而,让他们在“相辅相成”中携手走过62年的风风雨雨。陈雪飞告诉记者,这62年之中,他们从未吵过架、红过脸,性急的陈雪飞遇上平和、耐心的戴清灼根本吵不起来,最大的程度就是拌一拌嘴,过一会儿后,又和好如初自然地聊起家常。
采访之中,记者看到了一张有趣的字条,上面写着超级秋田小町的好吃的大米、五花肉1斤、乌贼2只。退休后,戴清灼主动承担起买菜工作。对于“家务事”他并不熟练,以前大大小小的事几乎都是陈雪飞负责的。所以,买“什么菜”对戴清灼是一个大难题。对此,陈雪飞并不“嫌弃”,每天通过小小的纸条解决他的难题。日复一日,家里的小纸条一叠又一叠,这些“纸短情长”是“互补式”婚姻中的理解、宽容最好的见证,它们诉说着爱可以轰轰烈烈,也可以平平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