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再生稻试种喜获丰收

头季亩产724公斤,达国内领先水平
仙游今报 2023年08月25日 唐伟

  今报讯(今报记者 唐伟 文/图)8月22日,仙游县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示范片现场测产观摩会在游洋镇游洋村举行。这是仙游北部山区首次引种该类优质再生稻示范品种,并喜获丰收,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效能。

  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示范片项目,由福建农林大学生态研究所和仙游县乡村振兴研究院共同承担,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不仅是我县深化校地共建的落地项目,也是乡村振兴高质高效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

  项目基地位于游洋镇游洋村,再生稻示范品种为“甬优1540”,示范面积150亩。据介绍,“甬优1540”再生稻是一次播种、两季收获的一种水稻栽培方式,生长周期为146天。该基地稻苗自4月3日播种后,经过前期的技术指导和精心培育,长势良好,穗形均匀,结实率高,无明显病虫危害,无倒伏,后期转色好。该品种的引进,改变了我县北部山区单季稻的生产模式。目前,头季稻成熟收割,三个月后,二季稻也将迎来收割。

  现场,省农学会组织省学会研究会、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专家组一行,对再生稻示范片头季产量进行现场实割测产验收。专家随机抽取三个示范片田块,采用现场测量、现场收割(如图)、现场称重的方式进行测产。经过测量,采用高产栽培技术的干谷平均亩产为724公斤,而我县传统栽培的干谷亩产为500公斤左右,增产40%以上,这一数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以往,一年一收亩产才500公斤,现在一年两收,头季就达到亩产724公斤。”面对实实在在的效益,承包该田地的种植大户张美新难掩心中的喜悦。相比传统种植,他对于再生稻的优势有切身的体会,一是采用无人机直播的方式,免去插秧,大大节省人工成本;二是稻株生长强壮,直立性强,抗倒伏,抗病虫害;三是产量大增,米质优良,种植效益大大提高。

  在现场观摩后,在游洋镇天马村,专家组一行和当地种粮大户召开座谈会,围绕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作经验交流,让大家对再生稻的种植、品种选择、技术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面有了较为直观、全面的了解,为下一步在我县北部山区进一步推广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