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中
如果说医院是生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战场的“前线”,这里的医护人员是“先头部队”,他们反应迅速、分秒必争。在这里,县总医院党委委员、第二党支部书记、急诊科主任兼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银灶一干就是25年。
1998年,王银灶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县总医院工作。急诊临床一线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很多人都不愿意在这长待,而王银灶却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从普通医师到科室主任,不断提升业务能力,贡献青春和力量。
病人突发疾病,生命垂危,第一时间被送到的地方就是急诊科。“急诊科是医院最前沿的工作,有急、危、重病患多的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变化迅速。”王银灶说,这就要求急诊科医护人员随时随地保持很强的时间观念,要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从死神手中挽救更多的生命。
王银灶对自身要求精益求精,从未停止过钻研业务的脚步,多次主动前往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掌握并引进了临时起搏器、深静脉置管、纤维支气管镜等先进技术。他还定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病例分析,将少见病例、特殊病例进行集体分享,在遇到少见疑难危重患者时,他更是遍查各种资料,细心耐心专心地观察病情的每一个微小变化,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在他的带动下,科室诊疗水平不断提升。
在上月初的一天,急诊科突然接到医院紧急电话,说一名急性心梗病例在送到医院门口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王银灶立即同值班医生、护士一起,迅速将患者转往急诊抢救室进一步抢救,抢救过程紧张有序。不久,患者心跳开始恢复,渐渐地开始自主呼吸,情况好转后,随即转入ICU继续诊疗。最终,患者不仅康复良好,且没有留下后遗症。
担任急诊科主任以来,王银灶也与科室一样不断地成长。在早期,急诊科就像是一个中转站,把接收到危重病患分流到其他科室病房。如今,急诊科能够实现对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及时展开前期抢救,当生命体征稳定后再送入相关专科病房进行治疗,做到快速的危险识别、诊断与鉴别诊断、正确的分流。
2016年,王银灶兼任新成立的ICU重症监护室副主任,2019年更是身兼仙游胸痛中心医疗总监,为急性胸痛患者建立快速诊疗绿色通道。如此,医护快速接诊,急诊科一键启动,专业医护团队可以迅速完成介入治疗前准备,多个科室同时联动,大大提升了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三大重病的救治效率,全面提高危重病患的救治存活率。
王银灶始终战斗在救死扶伤的最前沿,与死神赛跑、同生命竞赛,他经常是半夜电话一响,就立即赶到抢救现场。早出晚归是他的工作日常,月休不到2天也是常态。他还是县总医院专家组成员,24小时在岗在线,对疑难病例、急危重病例进行线上会诊。
王银灶的妻子是县总医院门诊注射室的护士长,“下半夜急救的电话一响,她也一晚上都睡不好,但是从来没有怨言。我的工作背后,是爱人长年累月的默默支持。”他满脸歉意地说道。
急诊科承载了太多生命的希冀,王银灶和他的同事们在生死线上的博弈仍在继续上演着。正是他对患者的热心,对急诊的热爱,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书写了医者的大爱,唱响了生命的赞歌。
今报记者 唐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