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糖社区新貌
排水工程测量现场
鲤北万福61号安置区
天马古厝群
今年以来,县住建局深入贯彻省住建厅“安全、发展、保护、提升”部署要求,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要求和市委“一五二三四”重要部署,以县委“1299”工作为抓手,全局上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细化举措、狠抓落实,聚焦群众住房、改善人居环境、历史建筑保护等重点工作,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以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心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用心用情开创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新局面,持续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仙游。
1
健全住房体系 守护百姓安居
近日,记者来到鲤北万福61号地块安置区,看到一栋栋安置房拔地而起、排列整齐。目前该安置区正处于组织竣工验收阶段,水电配套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在今年年底完成交付回迁。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鲤北万福61号地块安置区共建设15栋住宅,竣工后可提供1206套住房、626间店面。
这是我县全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持续推进棚改房项目建设与回迁,在城市更新中不断补齐住房保障短板,帮助更多住房困难群体改善居住条件。据了解,我县2023年开展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共2818套、44.42万㎡,均已动工建设,开工率达100%;2023年竣工回迁项目7个,共2610套、44.12万㎡。
从“忧居”到“有居”,从“有居”迈向“优居”。走进鲤城街道仙糖社区,外墙粉刷了,道路平整了,设施完善了,停车位规划了……从“颜值”到居住舒适度都得到了全面提升,还获评福建省城市建设品质提升绿色社区省级样板工程的第一名。而这一系列整治提升改造要归功于近年来我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之前我们这边居住环境比较差,周边设施也不齐全,现在慢慢变得更完善,也干净漂亮多了,每天吃完饭还能下来遛弯。”说起近一年来小区发生的变化,家住仙糖社区的李姓居民乐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我县围绕“先民生、后提升、先急需、后改善”的原则,按照“补齐设施、完善配套、提升功能”的思路,成立工作专班实地走访各小区居民,综合民情民意后对有条件的小区进行改造,协调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改造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小区的自然元素,因地制宜,打破“千篇一律”的改造模式,打造居民“向往的小区”,让品质生活在家门口“提档升级”,真正从“有居”迈向“优居”。
据悉,2019年至2023年我县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7个,涉及老旧小区84个、22818户、371栋、建筑面积248.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3.3亿元。2019年至2023年开工完工率均为100%,改造进度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
2
疏通城市“血管” 改善人居环境
如果说高楼大厦是一座城市光鲜的外表,那么污水管网就是城市地下的“血管”,“血管”不通,城市运行也会不顺畅。近年来,为打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我县全身心投入污水设施建设主战场,按照“部门牵头、乡镇主责、国企代建、试点先行、统一运维”的原则,编制城区污水治理“一张图”,确保城市“血管”畅通,改善城市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
污水管网设施建设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去年,榜头镇后南溪村作为试点村,投资750万元,启动污水管网建设。其中主管网1.9公里,接户管6.6公里,村里440户家庭接入污水管网。今年11月份,全村污水管网建设已基本完成,污水不再流到路面上,村民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最近,后南溪村正着眼于污水管道常态化维护工作,加强维护保养,杜绝污水管网堵塞、老化和破损现象,夯实污水管网“里子”,扮靓美丽乡村“面子”。
通过对全县排水管网进行新建、改扩建,打通“断头管”,整治城镇雨污混流、污水乱流等问题,全面提升我县雨水、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能力。截至目前,我县2023年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已完成35.5公里,超额完成市下达的28公里任务;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已全面开工,东门、仙糖、木兰、万福、玉井、北宝峰、柳坑、玉田、蜚山等9个村(居)污水管网改造已完工。
3
唤醒传统村落 焕发时代活力
在城市不断更新的同时,我县进一步加强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为传统村落在现代社会中注入新活力。
地处我县北部的游洋镇天马村,因毗邻天马山而得名。古朴典雅的天马古厝群,集峡谷、瀑布、奇石、田园等四大特色景观于一体的石门峡谷,蜿蜒整洁的乡间小路,日落时分升起的袅袅炊烟……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赏美景、拍美照、品美食。
乘着资源优势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的东风,天马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今年,天马村被列入2023年重点改善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名单,并作为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获得补助资金350万元。
此外,我县出台惠企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文创企业,结合古村落环境整治提升、古村落房屋修缮、萩芦溪小流域综合整治等项目,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让“网红景区”变为“长红乡村”。
充分挖掘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价值,利用生态资源、人文风俗、自然景观等特色资源禀赋,我县将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融入城市发展之中。对已公布并挂牌保护的250处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建档、保护图则编制;鼓励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修缮,推荐5栋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获得2023年省级补助资金115万元。除了天马村,游洋镇龙山村、兴山村共同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我县的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增至一镇九村,国家级传统村落增至4个。
新起点再扬帆。县住建局将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发展接续奋斗,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本版文图:
今报记者 吴瑾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