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厦高铁跨越湄洲湾
塔斗山天中万寿塔
和拓新材料产业园
枫亭游灯
蔡襄故里
蔡襄文化公园
枫亭镇素有“千年古镇”的美称。“她”依海而生,有2100多年的岁月,“她”忠惠廉达,蔡襄文化今尤盛。“她”赓续文脉,是千年古镇,亦是滨海新城。
奋楫扬帆,山河焕新,枫亭正以高质量发展为序,落实县委“1299”工作抓手、“1021”工作机制,围绕“优产业、强城市、美乡村、兴文教、保民生”五大方面,充分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深化改革创新赋能。奋跃而上,聚势而生,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担起支撑引领之责,承载厚望。数据显示,今年枫亭镇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增长46%,入库项目5个合计投资额18.6亿元,全县排名第一。预计实现财政总收入8.46亿元,其中自然口径收入7.0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17%,增长56%。
●强产业攻项目
汇聚发展新动能
近几个月以来,地处枫亭镇的仙游县经济开发区内的生物质石墨烯项目、仙游生物科技健康产业园、和拓(仙游)新材料产业园、李宁研发中心等项目工地一片忙碌,运输车、挖掘机来回穿梭,工人们忙碌作业。
加快布局新材料项目和自主品牌企业,事关仙游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局。今年以来,该镇深化“三转一市”“四换四名”“四个一批”,聚焦鞋服纺织、生命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绿色低碳新能源、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依托开发区核心区工业平台、华峰绿色纤维产业园平台、慈岳工业平台、五里岭工业平台、李宁研发中心等工业平台,盘活土地资源,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度。
持续推进蔡襄片区、高铁片区后肖地块,提升城建水平,是枫亭镇突出“城市实”的一系列举措。明年,枫亭镇将主要推进动车站南片区、蔡襄片区、湄工校片区、沧溪片区建设;计划建完锦山路、慈岳中路仙港大道连接线(枫亭段)、慈岳工业园外环路等道路建设,全方位提升城镇路网密度;加快建设铺头、山头、东宅3个安置房项目,进一步完善全镇供水主干管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带动滨海新城大发展、大融合、大跨越。
●兴乡村保生态
谱写振兴新篇章
在乡村振兴方面,枫亭镇积极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海安村、学士社区第一批“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村创建工作,在产业、文化、党建、环境上下功夫,实现量质齐升。城镇快速发展,乡村越发美丽。枫亭镇突出“美乡村”,通过建成20座美丽乡村庭院、10处美丽乡村微景观、6个美丽乡村小公园、1个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等,扮靓村庄颜值。其中荷珠村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运营项目的加快落地,切实为村集体经济充电赋能、带动共富。
千年古镇枫亭,重教兴学,传统对接现代,古风演绎时尚。该镇还突出“兴文教”,重振古镇雄风。其中蔡襄文化是枫亭一张亮丽的名片,在做好枫亭文化大文章的同时,枫亭镇还深挖蔡襄文化内涵,构建以蔡襄文化为底蕴的滨海新城文化营销体系,将蕉溪、枫慈溪作为轴线,蔡襄故居和蔡襄陵园为两大核心,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构建“一线一街二研四园”全域旅游空间,以文促旅、以旅塑文,让文旅融合发展来助力乡村振兴。并挖掘薛介民姚明珠英烈伉俪事迹等红色文化资源,培育枫亭特色的文化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坚持增绿减碳、科学治污,在打造生态环境新样板上枫亭镇求突破见实效;创新推广“三亮三巡”模式,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作。
●增福祉强基层
探索治理新路径
枫亭镇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通过固强补弱、兜牢底线,奋力在“保民生”上出实招办实事。10月10日,枫亭镇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24个村(社区)负责人结合村居实际及特色亮点,围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污水治理、项目推进、民生保障等方面进行交流发言。仙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枫亭镇党委书记张春志表示,通过工作心得体会分享,确定了工作方向,让全镇党员干部在经济发展,服务群众上明确工作重点,迎难而上,不断创造。
群众的幸福感究竟从何而来?对枫亭人来说,和谐宜居,就是幸福生活的鲜明注脚。从住房保障安置到小区电梯安全问题整治,从枫亭中心幼儿园交付使用到完成溪南敬老院、农村幸福院8家的建设,都是枫亭镇基层治理“由表及里”的缩影,通过发现细微的需求,听见沉默的呼唤,从而以更好的供给满足需求,用最佳的资源服务群众。同时,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筑牢公共安全防线、防范社会治安风险。枫亭镇深化“县镇村警民”五级联动工作模式,让社会治安防线,综治“三率”水平更加健全。
作为仙游县唯一临海的乡镇,如今,枫亭镇正以县域副中心为定位,按照县委书记吴文恩在枫亭镇调研时强调要求,加快片区改造、强化城市设计和旧城更新,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区域综合服务中心发展空间,打造环湄洲湾区域的产业新城。
本版文图:
今报记者 陈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