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提到黄金珠宝首饰投诉量大幅增加,并点名金豆“含金量”掺假。
具体来看,一是产品质量、纯度、成分与标称不符。部分商家售卖“金豆”等珠宝产品中掺加黄铜,实际“含金量”远低于宣传标准。二是“一口价”黄金计价模式不透明。经营者在销售时故意隐瞒黄金首饰克重或置换限制条件等,存在诱导消费、价格欺诈等问题。
报告还显示,直播销售翡翠、玉石类首饰投诉多。卖家利用特殊颜色灯光照射致使首饰产品过度“美颜”,消费者收到的实物与直播间展示的差距明显引发纠纷。
中消协也建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黄金珠宝首饰市场的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对珠宝首饰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珠宝首饰的质量监测、检验检测、鉴定评估、追溯管理等制度。消费者在购买珠宝首饰时,应当向经营者索要正规发票、质检证书、鉴定证书等凭证,以便于出现纠纷时作为证据。
除了黄金珠宝首饰投诉量大幅增加,电商平台预售模式亟待规范、直播抽奖花样多兑现难、侵害会员利益现象仍有发生、旅游出行投诉增幅明显、公共充电站消费体验有待提升、食品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服装鞋帽投诉居高不下、通信服务消费痛点难除以及小程序购物成侵权重灾区,亦成为投诉热点。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