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亭草铺

仙游今报 2024年02月23日 陈伯奇

  □陈伯奇

  角头,位于枫亭镇枫亭街道的西北角。枫亭草铺就在角头边上,当时是旧枫园公路进入枫亭街道的入口,旁边就是稻田。草铺,就是旧时柴火交易市场。据说,早期在下街的农贸市场旁的种子站旁,后才移至角头,改革开放前期彻底休市。没有经过历史考究,不知道什么朝代开张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也有说是草埔,按字义是堆场的意思。铺字商店、店铺之义,权当交易之地。埔多指水边、入海口的草。

  六十年代后,枫亭草铺由下街移至角头,因此改称角头草铺。草铺即是柴火交易的集市,可称得上集散中心,具有几百年的历史。邻近乡镇只有赶集日有少量的柴火交易,供当地居民使用。涵江也是个历史重镇,具有枫亭同样的地理位置特征,应该有类似草铺的柴火买卖场所,值得探究。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交通不便,沿海地区的生活燃料主要依靠植物类干物,如木柴、羊齿草、高山草及稻杆、麦杆等,这些都是草铺交易品种。木柴是最高级的燃料,且多为松木类。大宗产品该属羊齿草。羊齿草的杆空心,叶似羊齿状,晒干后十分坚硬,燃烧值高,应该是有板车运输时才大量交易,高耸的草杩装载难度高(高约三米,前后挑长),成为草铺一景,蔚为壮观,与邻近村民的肩挑小捆形成鲜明的对比。

  莆田有俗语称“山瘦栽松柏,家贫儿读书”。可见松柏是非常容易存活的树种,富含松节油,燃烧值超高,松针、松子壳都是极好的柴火。古时应该有木炭交易,这在林木资源丰富、交通不便的年代,可能交易量比较大。我家后山及外公家的山下,多见旧炭窑,可见旧时灌木茂盛、木炭轻便易于搬运,占有了一定的柴火交易量,也是富有人家冬天取暖的主要能源。

  柴火分布于山区、农村,也是沿海山区农民的一种重要经济收入。除了供应枫亭街上的居民需求,海岛渔村也是主要的采购商。有一年的正月初九,父亲不知道闽南地区拜天公的习俗,贸然去卖柴火,结果没有卖成。柴火与海产形成了货货交易,造就了枫亭草铺的繁华,也成就了枫亭商港的繁荣!

  枫亭市场是一个辐射范围很广的海陆市场。枫亭与涵江一样,都是古老的重镇,海陆互补关系十分紧密。海岛和渔村以捕鱼为生,大批渔获需要寻找市场。

  航程较远的限于没有冰鲜条件,多为干货。各种鱼干琳琅满目,尤以黄花鱼干、墨鱼干最为珍贵,虾米干、丁香鱼干次之。变质的小鱼小虾干则是养猪业的上等饲料,可谓是有机的人工饲料。“达个壳”是传统猪饲料,小孩童从中挑选没有变质的小蟹、虾蛄解解馋。咸带鱼是市场上大批量的海鱼产品,越咸越有味,越咸越保质。易于保存运输的咸带鱼,内陆地区也有供应,在大学食堂逢年过节吃了好几次。墨鱼干炖肉汤有利于子宫收缩,妇女生小孩坐月子必吃。农村娘家人送墨鱼干、海蛎干、海蛏干及莲子芡实组合礼包,是坐月子的传统习俗。

  因此,草铺与霞桥渔港形成了互补关系,缺一不可。这样,要根据潮涨潮落的时间进出霞桥小码头,潮涨时进,潮涨时出,中间有十个小时的间隔。不过夜的话,争取早八时前满潮进港,靠岸卸载,赶往农贸市场交易。离港时,除了采购生活必需品外,最大宗的物品当属柴火了。柴火必需赶在十点之前买好,并赶往三公里外的码头装船。当年,霞桥内港桅杆密布,船舶多为小吨位的无动力帆船,利用涨潮、退潮的潮流作用,顺风顺水。

  十岁左右,凌晨四点左右就要推着板车出发,爬上赤岭,东方露出鱼肚白,天渐渐亮了。小时胆小,一直不敢走夜路。父亲拉着板车,我后面推着板车。天亮之前,周围黑漆漆的,心里十分害怕。尤其是靠山地段,心里黙想着不要害怕,那时用力推车才是缓解胆怯的好办法。因此,既喜欢去推车,又害怕夜路,心里十分煎熬。长年在农村,向往城镇的景象,还有那扁食或肉片汤的解解馋,纯属儿时天性使然。耕丰栋明舅家的村民也是时常肩挑柴火去卖的。五六里路,一半山路,一半学士街道。一方面卖柴火换钱,另一方面采购生活必需品,但主要还是买些海产品改善一下伙食,构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枫亭周边的乡下,新鲜干净的柴火大都卖往草铺,自家烧火尽量利用田间杂草及树叶、稻壳、甘蔗叶、甘蔗渣等。奶奶家常年烧杂草,过年时才舍得烧几天山上砍的柴火,而幼时常听她讲旧社会冬天光脚挑柴卖柴的情景,自从我经历了拉柴卖柴的经历后才倍感当年不通公路的艰辛。

  卖柴火作为乡下农业生活的一部分,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无法忘却。卖柴火的经历,唤起了我对草铺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地理特征的好奇心,也渴望历史学家能有进一步的考究。枫亭草铺完成了历史使命,草铺原址盖了一座宏大的宫庙。虽然尘封了四十多年,会否唤醒人们的一丝丝记忆呢?

  霞桥港的帆船没了踪影,浅滩长满了埔草,常年架设的提网捕鱼消失殆尽。缺少航行的小港淤积,竟找不到当年的海景?枫亭的盐仓和海蛎石烧灰也不见踪影?还有那一闻终生难忘的、烧灰窑飘出的、带着海蛎味的、富含二氧化碳的气味,农村白墙时购买熟石灰时加水发热冒气的情景,都历历在目。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化学反应,已然作为化学老师的天然实验室!而这些都与枫亭草铺密不可分,共繁华、同衰亡。呜呼,经济、社会的变迁,竟然有这么大的造化!

  六零后应该是角头草铺最后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它代表了一个漫长的历史!从草铺的出现、繁华到衰弱及消失,都是历史的写照,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革。山清水秀,水土保持,风调雨顺,难得干旱水患的年代,不就是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佐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