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2019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减盐核心信息十条》指出,高盐(钠)饮食可导致高血压、脑卒中、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大约50%的高血压和33%的脑卒中是高盐饮食导致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盐日摄入限值也做出了建议,并且在2022版本进一步将原有的6g降低为5g,这正体现了需要居民减盐的迫切性。
也许,在家里做饭,很多人会主动控盐,但在餐厅和外卖场景中,从来不要求少盐的受访者占27.39%,较高频率主动选择清淡少盐菜品的消费者占49.75%。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介绍,一方面,消费者在外就餐时多为“享受型”,对口味有更高需求,也没有主动选择的意识;另一方面,一些餐厅没有提供低盐选择的服务。
“受访者对隐形盐的识别率不容乐观,识别率最差的是挂面、面包、话梅、番茄酱,相当多的受访者不了解其中含有盐分,在购买预包装食品时,没有阅读包装的意识。”钟凯说。
围绕膳食钠以及食盐的消费者认知、态度、行为,钟凯援引调查结果介绍,受访者赞同度最高的依次是:认同“盐是身体必需的”占86.21%、“减少食盐摄入是预防高血压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占68.32%、“应该从小培养清淡口味”占64.04%、“高盐饮食与脑卒中、胃癌的发病风险增加”超过57.81%。
近年来,减盐科普已深入人心。但钟凯看来,对高盐饮食增加骨质疏松风险的赞同度仅为42.38%,这个观点在以往相关科普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消费者在面对较陌生的观点时,更倾向持保留态度。
“预防骨质疏松,可作为减盐宣传的新切入点。”钟凯特别提醒。
专家还提醒,消费者在餐厅点餐时,当服务员问有没有忌口,可以说,“请少油少盐”。简单一句话,就可能帮我们在减盐路上前进一大步。在食堂用餐是不少上班族的选择,开吃前用热水把菜肴涮一遍,弃掉汤汁,也能有效减少餐食里的钠盐。
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