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讯(今报记者 陈溢)7月16日,县中医院一年一度“冬病夏治”的盛夏养生三伏灸正式拉开大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县中医院进行传统的三伏灸。当日是入伏第二日,中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三伏灸”备受青睐,除了延续了多年传统的三伏灸,县中医院的中药香囊、乌梅汤、桑菊茶等也“俘获”了市民的心。
在治疗区域,6岁的聪聪(化名)自己掀开衣服,配合医生进行敷贴。聪聪妈妈介绍,今年是孩子第一次来敷贴,因为孩子体质较弱,平时很容易感冒、反复咳嗽。“去年夏天在县中医院尝试了三伏灸,冬天明显好多了。”于是,今年入伏,聪聪妈妈又带着孩子来赶头伏敷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三伏灸”颇受市民欢迎,头伏这一天的“三伏灸”就有百名群众前来体验。据县中医医院主治中医师介绍,县中医院除了传统的隔姜灸,还开展了特制的药姜、药艾绒灸法治疗。同时采用“三伏灸”与“三伏贴”的配合使用,可以达到“1+1>2”的效果。
医生表示,三伏灸并非“千人一方”,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在6个主穴的基础上,再辨证加减穴位。比如,患者如果痰多,可以加上丰隆穴;脾胃虚弱可以加足三里;咽喉干痒可以加上天突穴;有过敏性鼻炎加上内关穴等,医生根据情况来进行个性化选择。
据介绍,县中医院的三伏灸遵循古法,其艾柱选用道地药材进行手工制作,艾柱是由艾绒制成的,是医院精挑细选的药性艾绒,相较于市面上的艾柱,更具有治疗效果。同时,县中医院还根据不同症状的病人设置相应治疗区域,增加其治疗的效率。今年有新引进的技术人才和资深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坐镇”,结合现代诊疗手段,形成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