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朋克养生”又出了新花样——中药+冰淇淋组合,一冷一热的搭配引起社交媒体热议不断。“李时珍看了都坐不住了。”有网友说道。
◆38元一份的
中药冰淇淋走红
最先出圈的是上海的一家网红冰淇淋品牌,其推出的中药草本口味的冰淇淋,带动“中药冰激凌卖断货”等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榜。
从某团购平台的菜单来看,店内的冰淇淋口味有16种,每种冰淇淋都融入了中药草本元素,并标注出草本功效,如“桂圆红枣米浆”能安心宁神、“八仙果”能止痰化咳、“龙参茉莉青柠茶”能大补元气等。
价格方面,双拼(120g)、三拼(150g)、家庭装(500g)价格分别为38元、45元、150元。此外,店内还售有“苦行僧甘梨水”等中药茶饮,均价在20元左右。据店员介绍,门店的产品以冰淇淋为原料,只是混入一点草本增添风味,强调新中式草本、药食同源的概念。
◆真养生还是智商税?
“中药+”赛道走红,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中医一直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根据《食品安全法》,《药典》中的物质只有纳入了食药物质目录,才能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原卫生部在2002年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并附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又发布《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要求“产品标签标识和经营中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健康管理部副主任医师王一战表示,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不同体质的人适宜的中药配方不同。虽然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但中药加食品是否符合这一理念,以及能否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其药用价值,有待考证。
“尽管中药咖啡、中药冰淇淋以及奶茶雪糕等形式,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养生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并不适合吃,吃完这些食品以后可能会感到不适,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王一战提醒,中药成分的安全性特别重要,包括是否有毒副作用,是否适合长期食用,以及是否适合特定的人群,比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都需要评估。
据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