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德薇变奏曲》的响起,无数“哈迷”在影院重返童年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从10月25日开始,“哈利·波特”系列8部电影在内地启动重映,每周上线一部,直至11月29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其中,最早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于2002年,距今已有22年。
猫头鹰海德薇是海格初次带哈利进入对角巷,从咿啦猫头鹰商店中挑中,并作为十一岁生日礼物送给哈利。哈利从《魔法史》书中找到了“海德薇”这个名字,赋予这位自由飞翔的朋友。此后,哈利在女贞路度过的每个暑假,海德薇都是他与魔法世界的唯一联系,伴他度过漫长青春。
从琳琅满目的对角巷,到穿墙而至的九又四分之三车站,再到古朴神秘的霍格沃茨,以及阴森恐怖的禁林……奇特的场景满足了人们对魔法的想象。儿童时期的天真会让魔法世界显得更加真实,着迷于哈利的奇幻历险,沉醉于栩栩如生的魔法世界。
而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海德薇在哈利转移的过程中被阿瓦达索命咒击中,不幸身亡,海德薇是第二个为哈利挡下死咒的家人。在电影中,哈利在转移前将海德薇放走,但海德薇在哈利被攻击时飞来保护哈利,阻止了食死徒。罗琳曾说过,“海德薇的陨落代表着纯真与安全感的逝去。对于哈利来说,有时候她就像是一个惹人怜爱的玩偶。伏地魔将海德薇杀害标志着哈利童年的终结。”
从塞德里克·迪戈里、小天狼星·布莱克、邓布利多,再到斯内普,“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不像普通的童话故事,仅仅去描述一个阳光明媚的乐园,而是敢于直面痛苦和死亡,揭露人生的黑暗面。它直击死亡,却没有把死亡定义成一种彻头彻尾的绝望。哈利就这样在死亡的陪伴下,不断成长。对死亡的熟悉,让他最终接受死亡、拥抱死亡,放下魔杖,走向伏地魔。
在极其熟悉下一句台词和剧情走向之后,看着荧幕上的影像,还是一次次被相同的东西所震撼和悸动。
就像罗琳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所说到的:“本书作为献礼分成七份,献给尼尔、杰西卡、戴维、肯琦、戴、安妮,还有你……如果你始终忠于哈利直到最后的最后。”是啊,最后,九又四分之三的列车到站了,水泄不通的站台上,哈利和金妮,送着他们的孩子去往霍格沃兹,在茫茫人海里,遇见了曾经的挚友——罗恩和赫敏,集景流年,白驹过隙。对视的那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周边的一切都像被安上了暂停键,思绪又飘回到了从前……
魔法世界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他们的故事被后代延续着,依旧在魔法世界上演着,而我还在等猫头鹰的信……
今报记者 吴瑾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