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琳
茶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县茶产业在规模、产值和经营模式上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值突破1.6亿元,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然而,标准体系缺失、科技支撑不足、品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仍然制约着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实现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三茶”统筹理念,从标准建设、科技赋能、品牌打造等方面综合发力,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标准化是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我县茶产业标准化程度不高,从茶园建设到产品包装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对此,要加快制定涵盖种植、加工、包装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立可追溯的质量监管机制。应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产业规划,建立从“茶山到茶杯”的全流程质量标准体系。通过制定仙游贡茶地方标准,实施产品质量电子追溯检测体系,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同时,推动茶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树立“绿色、安全、健康”的品牌形象,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是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我县茶叶加工仍以家庭作坊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要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加工设备,推广清洁化、智能化生产技术。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茶叶深加工技术研发,开发茶饮料、茶食品等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引进茶产业科技人才,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同时,推进智慧茶园建设,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茶树品种优化、科学种植和灾害防御的智能化管理。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传统茶企与现代技术深度融合,提升茶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品牌是茶产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县茶产业品牌建设起步较晚,市场认知度不高,亟需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仙游贡茶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创新营销方式,利用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深挖茶文化内涵,弘扬蔡襄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与旅游、商务活动相结合,提升品牌文化价值。通过举办专场展销会、推介会,利用新媒体宣传展示茶产业发展新成就,扩大品牌影响力,力争将“仙游贡茶”打造成国内驰名品牌。
茶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通过标准先行、科技赋能、品牌引领,坚持“三茶”统筹理念,推动茶产业与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才能让“茶叶子”真正成为致富群众的“金叶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