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风挡雨处方见城市温度

仙游今报 2025年04月25日

  仙游县城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

  今报全媒体记者 唐伟 摄

  □吴京蓉

  在当代社会,城市文明的高度发展与保洁工作这一基础性服务的价值日益凸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期,一些网友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卫生间最后一个隔间”的照片,揭露了保洁人员恶劣的工作环境,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发声,呼吁社会各界为保洁人员设立专门的休息室,这一倡议迅速获得了广泛响应,部分公共场所积极响应,率先为保洁人员提供了专属的休息空间。

  这些被誉为城市美容师的保洁人员,日复一日地在晨曦与暮色中辛勤劳作,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营造出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然而,当我们在窗明几净的环境中享受生活时,却往往忽视了这些劳动者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无处安放的饭盒、难以遮蔽的风雨,以及无处歇脚的疲惫身影。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则深刻反映了劳动尊严这一重大的社会命题。

  休息室的设立,绝不仅仅是简单物理空间的提供,更是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重要标志。它象征着我们对劳动价值的深刻认知,也衡量着城市人文关怀的温暖程度。对于这些默默奉献的劳动者而言,他们渴望的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屋檐,更是一份来自社会的关怀与尊重。

  休息室的建设只是改善劳动者权益的初步尝试。更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建立更加包容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包括保洁人员在内的所有劳动者都能公平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这一目标的实现,既需要制度设计的科学智慧,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与共同努力。

  在城市天际线不断攀升的同时,更应关注那些为城市文明默默努力的基层劳动者。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与保障,不仅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更是衡量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营造真正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份辛勤的付出都能收获应有的尊严与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