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商银行莆田鉴前支行以“特事特办”机制为纽带,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医院病床前,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纾解燃眉之急,书写了一段“制度有规、服务有情”的暖心篇章。
急电求助:
病床前的密码困局
近日,该网点客服经理接到客户陈先生来电。他语气焦灼地讲述,其父亲骑自行车意外摔伤腿部,因伤势严重卧床不起,急需取出卡内定期存款支付医药费,却因老人遗忘密码陷入两难。“银行说改密码要本人到场,可我父亲根本下不了床……”陈先生的话语间满是无奈。客服经理耐心倾听后,细致询问关键信息:“老人家目前意识是否清醒?这关系到业务核实的有效性。”在确认老人意识清晰、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后,服务预案的启动有了重要前提。
快速响应:
制度下的温情方案
客服经理立即将情况上报网点负责人,经评估决定启动“特事特办”服务流程。“金融服务的本质是为民解忧,制度刚性需与服务柔性结合。”该行负责人明确方案:先由两名工作人员上门面见老人,在合规前提下核实老人意愿并完成影像采集,随后家属可凭二者身份证件、银行卡至网点代理办理密码修改及取现。工作人员迅速电话告知陈先生:“我们会尽快上门服务,请您准备好材料。”这番兼具专业与温度的回应,让陈先生悬着的心逐渐安定。
病床核实:
流程中的人文关怀
一切准备就绪,该行网点负责人带领一名工作人员携带核实材料前往医院。他们俯身向病床上的老人耐心解释:“你好,我们来核实您的业务意愿,改密码是为了取存款治病,您看对吗?”获得老人肯定的回答后,颤抖着在核实书上按下指印。全程录像、双人复核、意愿确认——标准化流程在病床前严谨落地。
次日下午,陈先生携带齐全材料来到网点,在该行工作人员引导下快速完成密码修改与存款取现。拿到现金时,他难掩激动:“以为要被规定卡住,没想到银行主动上门。感谢你们帮忙啊!”
此次特事特办,不仅是对工商银行“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服务理念的具象诠释,更折射出金融机构的社会担当。在合规红线与民生需求间,该行以“上门核实+代理办理”的闭环方案,既坚守制度底线,又打通服务堵点。正如该网点负责人所言:“金融服务的深度,不在柜台高低,而在能否抵达群众的心坎。”
未来,工行莆田鉴前支行将持续深化“便民、利民、惠民”服务理念,以更高效的响应、更贴心的举措,为特殊群体提供有速度、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真正走进群众心坎,架起与客户的“连心桥”。
林培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