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因“痰多难咳、咽干不适”而就诊的患者比较多,这些患者常伴有口干、喉咙发紧的症状,服用止咳药未见好转。为何夏秋交替成了咳嗽高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范小芬解释,这大多是夏季“内伤后遗症”(贪食冷食、外寒侵袭)与初秋“燥邪外伤”共同结果所致。建议夏秋交替之际,健脾养肺是预防和缓解咳嗽的关键。想要缓解咳嗽不适,建议从3方面入手。
饮食调理 避免食用生冷寒凉、油腻过甜的食物,如冰饮、冰水果、油炸食品等。多吃山药、茯苓等健脾化湿食材。多喝温水,可以吃梨、银耳、百合等养阴润肺的食物。
生活方式调整 秋季运动要遵循“收敛”的原则,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或让自己大汗淋漓。“适合秋季的运动有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温和的瑜伽等,其中八段锦里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和‘双手托天理三焦’两个动作,可调节脾胃气机,疏通经络,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每天坚持练习10—15分钟,能帮助改善脾胃功能,减少痰湿生成。”范小芬说,夏秋交替时早晚温差逐渐变大,保暖不能忽视,腹部、背部、脚踝等容易受寒的部位要重点保护。晚上可以用温水泡脚,水中加入几片生姜或艾叶,能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湿。
穴位按摩 1.丰隆穴(祛痰第一要穴)。用拇指按压至有酸胀感,每次按揉3—5分钟,可帮助化痰。2.足三里穴(健脾胃第一要穴)。按揉方法同上,能调理脾胃、减少痰湿生成。3.太渊穴(补肺气、治咳嗽)。用拇指指腹顺时针轻柔按揉,每次2—3分钟,每天2—3次,可补肺气、缓解咳嗽。
专家提醒,若出现长期咳嗽痰多、身体沉重嗜睡、大便异常等严重痰湿症状,应及时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
据每日商报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