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 为民不止

——记市劳动模范、龙华派出所所长郑世谦
仙游今报 2023年04月12日 李冰

走访群众

  “用平淡无奇的语气讲述惊心动魄的经历”,这是4月4日记者走进龙华派出所,对于所长郑世谦的初印象。别人眼中的大事,在他看来,不过是职责所在不足挂齿的小事。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淡泊”,才让他从一名普通的刑侦民警脱颖而出,成为如今的乡镇派出所所长。而多年来的荣誉加身,就是对他的充分肯定,他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三次,还分别被授予“全省公安刑侦系统网上作战能手”、“莆田市劳动模范”、“莆田市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争做使命的“践行者”

  时光荏苒,光阴流淌,自郑世谦在2000年正式参加工作以来,已过去23个年头,在此期间,他是冲锋陷阵的“生力军”,更是真抓实干的“主动派”。

  “立足岗位,多为百姓做事。”这是郑世谦一直以来对于自己工作的要求,他认真处理着每一个案件、每一起纠纷,尤其在过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连续驻扎单位一个多月是他的工作常态,家里人为此常常“唠叨”,他是那个“见不到”的忙碌人。

  “警情无大小、民生无小事,既然作为一名公安民警,就是要尽一份职责、守一方安宁。”2019年刚担任龙华派出所所长时,郑世谦主动带队奔赴四川抓获辖区潜逃23年之久的故意杀人犯杨某,后又连续出击抓获多名网上在逃人员,实现了龙华辖区历年网上在逃人员零库存,并精准研判辖区山头野外赌博窝点,严打严管严罚,近年来辖区山头野外赌博窝点没了,群众的安全感、满意率提升了。与此同时,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区基层服务上来,带领民警下沉社区,到群众家门口化解纠纷,发动村居力量组建巡逻队,警校联合护航学生的上学路……警车警灯让老百姓感觉很安心。

  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执法要有力度,同时也要有温度。面对群众,既要坚持实事求是,严格规范执法,又要关心、重视老百姓切身利益”,郑世谦坚定地说道。2021年3月,龙华所在开展重点隐患车排查整改工作中,查获一起无证驾驶无号牌电动三轮车载货案件,在依法扣留电动三轮车后,驾驶人邱某情绪异常激动。郑世谦在执法上依然坚持着“那份刚性”,但也将群众的困难悄悄记在心上。他主动到该群众家中走访,发现驾驶人邱某及其妻子身体残疾,父亲常年卧床,家中依靠政府补贴和邱某载货赚取生活费,郑世谦便立即对接龙华镇民政部门,走访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寻求建议和支持。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一家公益组织为邱某提供了五千多元的生活资助,还帮其找到一份门岗工作,为家庭生活提供基本保障。

  邱某事件是郑世谦日常工作中点点滴滴为民着想的小缩影。在他心中,时时牢记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他帮助流浪九年的男子与家人团聚、为信访户找工作解决生活难题……他积极牵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主动上门为群众“排忧解难”,他正用行动让新时代“情理法”的执法模式落地开花,同时,也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初心的高尚情怀。

  成为价值的“传递者”

  “当警察是我一生无悔的追求和选择”,一次次废寝忘食伏案研判,一次次挑灯夜战分析进展,一次次披星戴月追捕逃犯……郑世谦对此甘之如饴,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的他,也成为了所里民警们眼中的好榜样。“他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和感染身边人,我们以他为标杆,都在努力向他看齐。”该所民警林碧草说道。

  2023年正月初七晚,辖区一个村突然发生多起火警,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危害,但值班的民警凭着职业的敏感性,察觉到异常。民警们顾不上吃饭和休息,连夜调查,经过通宵研判追踪,终于发现火患起源于一名行为异常的少年,民警立即将该少年抓获归案,为辖区群众消除重大安全隐患。为此,村民万分感动,赶制三面锦旗送到派出所表达谢意。

  眼下,郑世谦正带领着所里的全体民警,努力打造让党委放心、群众满意的平安龙华。

  今报记者 李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