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小胖墩”不能只靠少吃点

仙游今报 2023年05月17日 郭元鹏

  □郭元鹏

  数据预测,2020-2035年间,预计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年增长率为6.6%,2035年,男孩肥胖率将超过50%,女孩肥胖率将接近40%。(5月11日《华商报》)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年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有数据表明,近15年间,我国肥胖儿童人数增加了28倍,7岁以下的儿童中,近1/5超重,7%是肥胖儿童。目前,10个孩子中,有1至2个“小胖墩”。孩子也成了“三高”的高危人群。

  “小胖墩”多了,带来的健康问题也就多了。目前,我们正在打造健康中国,提倡把“治病”变成“防病”。打造健康中国,孩子的健康则尤为重要,没有孩子的健康,就没有真正的健康中国。因此,需要把减少“小胖墩”作为“大事情”来办。

  “小胖墩”越来越多了,这与家长溺爱是有关系的,家长总是劝孩子“再吃一点”,生怕孩子“少吃一口委屈了”,把好吃的都留给孩子,这是一种浓烈的爱,何尝不是一种糊涂的爱!作为家长需要有正确态度,让孩子“吃得饱”更要“吃得健康”,而不是一味满足“孩子的胃”。

  当然,减少“小胖墩”不能只靠善意家长提醒“少吃点”。因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家务事”,更是“社会事”“国家事”。首先,花花绿绿的零食就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打着“儿童零食”名义的零食很多并不适合孩子食用。零食的高盐高油高糖高添加,是导致“小胖墩”增加的罪魁祸首,这就要求规范“儿童零食”标准,让“儿童零食”不仅是“好吃的”还必须是“健康的”。

  其次还应搞好儿童健身活动。有的地方会通过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增加儿童运动量,这是不错的方式。如何真正落实“家庭体育作业”?则需要家校合作,保障充分的“体育活动的时间”,营造体育运动良好氛围,让孩子爱上体育活动。

  维持儿童青少年健康体重,还应强化学校责任。比如,学校食堂和配餐企业要在严守食品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注重在校就餐的膳食营养均衡;配备专兼职营养健康管理人员,优化学校就餐膳食结构,改善烹调方式,建立油盐使用量记录制度,因地制宜提供符合儿童青少年营养需求的食物等。

  减少“小胖墩”不能只靠“少吃点”。打造健康中国,不能输在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