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末,由叶祖新、王鹤棣、周也、胡连馨主演,聚焦西南联大历史的电视剧《战火中的青春》收官。该剧聚焦一群青年知识分子,全景式呈现了西南联大从南迁至北归8年办学的风雨历程,不仅生动还原了梅贻琦、闻一多、冯友兰等学界巨匠,同时也创作了程嘉树、林华珺、叶润名等一批青年学生角色,最大程度实现了艺术创作和真实历史的融合。
《战火中的青春》因带有真实、厚重的历史底色,再加上精致的置景、服化道,被不少观众喜欢。总制片人张丽影表示:“我们希望建立一个穿越时空对话的空间,让前辈先贤的爱国热情感染现在的青年,让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鼓舞现在的青年。如果他们看了这部剧后有所触动,我们就很满足了。”
■深度还原联大南下之旅
《战火中的青春》历经了一段漫长又艰苦的打磨过程。创作初期,主创团队多次走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校史馆,并在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蒙自文法学院博物馆等地采访调研,为剧本创作积累了大量真实的素材。该剧前后历经6年时间打磨,开了72次剧本讨论会,前后创作、修改了14个版本。
剧中,日军兵临武汉,长沙危在旦夕,长沙临大(西南联大前身)不得已再次迁往昆明。师生们兵分三路,其中身体条件较好的师生组成了“湘黔滇旅行团”步行前往,途经3个省份、行走3500余里,临大师生一路风雨兼程、艰险不断。为真实呈现这段艰苦旅程,剧组在云南昆明1:1重建了学校的教室、校舍,先后辗转北京、江苏、浙江、云南等14地取景,拍摄转场的线路与历史上西南联大南下线路相仿,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也相对恶劣。尤其是在云南拍摄时,山上的温度很低,演员们却要穿着单薄的戏服,一拍就是一整天。
■爆破戏逼真炸懵王鹤棣
《战火中的青春》播出后,多场爆破戏,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例如:剧集开篇,日军轰炸南开大学木斋馆的场景,一边是学生们在混乱中抢救书籍、躲避炸弹,一边是飞扬的尘土、破碎的校舍,战争的残酷感扑面而来;从程嘉树抱着林华珺在烽火硝烟中奔跑的镜头中,观众也能清晰地看到砖石瓦砾与木屑碎块近距离在演员身边飞溅。
为了逼真还原战争、爆炸、轰炸等场景,《战火中的青春》在拍摄过程中使用了多吨炸药,并采用4K高清画质,用电影剪辑方式呈现出流畅又震撼的大片效果。面对大量“爆炸戏”,剧组在安全保障方面下足功夫,同时也对演员的表演提出更高要求。据统计,王鹤棣在剧中跑了700余个炸点,而且全部亲自上阵完成。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