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震辉 文/图
近日,文史研究者在赖店镇新周村找到了一块古代神道碑。该神道碑高250厘米、底部宽100厘米、上部宽90厘米、底部厚20厘米、上部厚10厘米,石碑正面和侧面都呈梯形几何形状。这种造型的神道碑既外形美观,又减轻了石碑的整体重量,设计巧妙富有宋代美学韵味,这是目前为止首次发现此类风格的仙游古代神道碑。石碑底部雕刻有精美的缠花波浪纹饰,纹饰下带有榫头,宽52厘米、长40厘米、厚23厘米。石碑上刻“有宋循阳史君大夫傅公神道”几个大字。
循州,雅称“循阳”,位于广东省,包括今天的惠州市、河源市、汕尾市、梅州市的大部分地区。惠州城、龙川县佗城镇曾先后作为其治所。史君,是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即知州、知府、太守等官职。
据《仙游县志》载:“傅大声,字仲广,诚从子。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迁循州通判……凡上御寇数策,漕使刘强学颁行于广东十四州,以大声摄州事,旋奏为真,民欢呼……在任四年,民乐其政,相率立祠……官至朝奉大夫。”《仙游县志》又载:“朝奉大夫傅大声墓,在慈孝里东溪山。《郭志》(明万历郭文学所编撰方志)又载孝仁里。”新周村为园庄镇和赖店镇交界村,即古代慈孝里与孝仁里交界处。根据1989年版《莆田市地图》,新周村东北部为东溪山,山之东北便是著名的东溪水库。
由此可知,该神道碑应为宋循州摄州事傅大声墓之附属物。傅大声,今仙游赖店罗峰人,为直龙图阁赠莆田开国县男傅淇的从曾孙、国子博士司封郎中傅诚的侄子。傅大声官至循州摄州事、朝奉大夫,为正五品官员。傅大声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为政清明,颇有政声,深受百姓爱戴。
傅大声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登进士,初授福州府福清县主簿,掌管文书。府帅辛弃疾(福建安抚使)发文要求审问长溪贼寇。傅大声审查之后,据实释放了无辜被株连的五十多人,只扣押了十多个真正的贼寇在牢里。县令知道后很愤怒,否定了该案的审查结果。负责牢狱的小吏们克扣囚犯的口粮不予分发,傅大声典卖自己的衣物,购买食物分给囚犯食用。后来,府帅辛弃疾亲自过问该案件,发现傅大声所说的都是实情。
之后,傅大声调任贵州教授(地方教育官员)。朝廷定期考核的时候,傅大声名列全国第一,于是擢升傅大声为武平县知县。傅大声将武平县治理得井井有条,由于政绩突出因此被升迁为循州通判。当时刚好有一伙匪寇横行,太守(知州)借口疾病发作不肯出来主持。傅大声承担起重任,调派军队与匪寇激战,匪寇战败溃逃。不久,匪寇余党死灰复燃又起骚乱,众官吏专门委托傅大声前去缉捕。傅大声向上级献上抵御匪寇的几个策略,转运使刘强学很是认可,将之颁行于广东十四州,并举荐傅大声主管循州州事,上奏不久后朝廷批准了举荐。老百姓很高兴地说:“傅大人能够继续留任,我们百姓就有依靠了!”
傅大声就任前的几个月,州郡园地里的老松树林升起阵阵紫气,就像云彩腾空而起,百姓都说是上苍感应到了傅大声所施的仁德之政。傅大声新摄州事,下级献上例钱千緡,傅大声断然拒绝。郡仓米斛被官吏们增大用以盘剥百姓,他制止这种坑害百姓的做法,并命令他们减小米斛尺寸。傅大声摄任州事四年,百姓因为他治理有方,纷纷给他建立生祠。任职满后,他四次请求退居二线,最终官至朝奉大夫。他的儿子傅瑜官至通道郎,任过静江府通判。
图为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