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用卡业务飞速发展,移动支付盛行,侵害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信用卡线上支付问题,骗局已不再局限于实体卡片,通过“线上”途径盗取用户金融信息进而实施诈骗成为常见的作案手法。中国工商银行莆田分行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要加强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薅羊毛”反被“割韭菜”
近年来,经济环境和市场日趋复杂,消费者需求也越来越多元,而不法分子的花招更是变化多端,尤为常见的是打着“优惠福利”的幌子。特别是在消费高峰时期,各种领红包、扫码优惠铺天盖地,殊不知这些送上门的福利却暗藏着危机。信用卡诈骗就会以此为契机,在红包或是二维码中植入木马病毒,通过入侵持卡人的电子设备窃取支付信息,甚至可以直接偷梁换柱实施盗刷。
防范风险妙招:消费者遇到这类网上红包、优惠券或是扫码福利,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认准官方商户或者平台,不要因小失大,落入不法分子“甜蜜”的陷阱。
为赚外快“出租”信用卡
持卡人出租、出借信用卡,可能导致信用卡过度消费、资金过度透支,因无力还款造成的信用卡逾期不仅会产生巨额利息、复利及违约金,还会损害持卡人个人征信,影响持卡人申请贷款,甚至引发司法诉讼等;同时,持卡人出租出借信用卡可能会被实际使用人或犯罪团伙用于非法套现、洗钱、转移诈骗资金、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埋下违法犯罪的隐患。
防范风险妙招:信用卡仅限本人使用,不得出租、转借或交由他人使用。持卡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将信用卡卡号、动态验证码、支付密码等信息告知他人。
信用卡被复制或伪造
在酒店、饭店这类场所,消费时卡片可能会离开持卡人的视线,这就使不法分子有机会利用小型读卡设备获取磁条信息。如: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改造的POS机侧录持卡人信用卡磁条相关信息,伪造卡片进行刷卡。
防范风险妙招:发现卡片丢失、被盗等情况或者刷卡消费发生异常(如发生卡重复扣款等)现象,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热线进行挂失,并及时向警方报案。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账户的密码与被盗卡片密码相同,建议立即更改其密码,防止其他账户被盗造成资金损失。此外,将磁条卡更换为芯片卡,芯片卡相对于磁条卡安全性更高。
中国工商银行莆田分行提醒广大消费者,正确用卡增便利,违规用卡有风险,安全用卡需谨记。
今报记者 李冰
通讯员 朱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