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湘
洋洋仙水,幽雅圣洁。不曾许诺,却给了我们许多。
那是一条发源于西苑乡凤山村,流经社硎,在榜头溪东汇入的木兰溪支流。仙水是这条溪流的榜头镇后坑村至溪东社区的河段,全长约16公里。从天空俯瞰,榜头镇这一带的小平川是沿着仙水溪延伸的狭窄走廊。仙水像一条弯曲的高速公路,溪水却流淌得缓缓。这走廊里肥沃的土地,是沧海桑田的缘故还是它冲积的功劳,无从考证。
仙水养眼入画。河水清澈透明,可见河中的卵石和小鱼。岸上礁石兀立,星罗棋布。河周边长满茂盛的野根杂草,草丛中稀稀落落地冒出一些或明或暗的各色花朵。虽然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丝毫不影响我喜欢它们的样子。岸边农田铺排,高高低低树,层楼鳞次栉比,几缕炊烟依稀上浮。峰峦嵯峨,山色青黛。山不高,却把这小平川拢得紧凑。河面因而显得宽阔,流水显得散淡从容。
行人没有翅膀,实现过河的办法只有靠搭石、渡口、渡船。
掌船人撑着竹篙,动作洒脱、娴熟,一撑一收间,小船儿破浪前行,如同头顶上空那只飞翔的白鹭一样悠然……仙水渡早已消失。一晃千百年,千百年的光阴竟然只是一晃。一晃间,不知觉,仙水溪面上,有路就有桥,有桥就有路。流水逶迤,人来人往,车来车往。子在川上曰:川流不息兮,不舍昼夜!
船是移动的桥,桥是固定的船。它们交通着仙水溪的东西,承受着河流的阻隔。久而久之,河也好,河岸也好,阻隔变得模糊,隔河不再千里远。但是它们不能改变仙水溪直抵那容纳百川的兴化湾的方向和信心。
仙水清楚自己的来去,很会走路。哪里直走,哪里转弯,哪里急行,哪里迂回,哪里挂一道宽瀑,哪里漾一个深潭。乍看潦草随意,细察都有章法。它也明白自己的使命,走它该走的路,做它该做的功德。它“兵”分多路,毅然走进南溪渠、后堡渠、尾斜渠、东象渠……官杜陂。
土地有了水,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庄稼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无缝不入,充盈着所有农作物的血管。农作物长高,丰满,果实硕硕。
丰收啦……炊烟是乡村里最动人的风景,食物的香气在炊烟中散发——可口的饭食,丰盛的菜肴,还有自酿的美酒。人们是吸足了仙水的植物——毛、发、眉、睫如水草;身躯里充满了水性:汗腺是泉眼;体形像波浪;体内有股仙水在有力地博动。人们感受到了自己所能拥有的富有:信心,勇气,活力,灿烂文明。
《团圆之后》诞生,开演,晋京,走向全国。
“联挂仙水大厅”的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
九仙来临。喝水,洗睛,见到了光明……河岸上立起洗睛亭。
给我一点仙水吧。散开我旧日里的烦忧,淅出我肉体中的世俗杂念,带着干净的灵魂,与溪水一起,品味光阴拐弯的味道。
仙水洋洋,亿万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