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秋渐深 重保暖防感冒

未来几天我县天气晴好,昼夜温差加大
仙游今报 2023年09月11日 李冰

  今报讯 (今报记者 李冰)9月8日,迎来秋季第3个节气“白露”。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意味着冷空气转守为攻,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逐渐拉大。近期,我县日最高气温在31度左右,日低温在24度左右。早晚气温较低,市民朋友们要注意合理穿衣,谨防感冒。

  随着“台风”影响远去,我县天气回归晴好“队列”,将持续较长时间的好天气,市民朋友们可以放心洗洗晒晒了。

  今起四日天气预报详情:9月11日,白天多云,夜间至凌晨阴,24℃—31℃;9月12日,白天多云,夜间至凌晨多云,24℃—31℃;9月13日,白天阴,夜间至凌晨阴,24℃—31℃。9月14日,白天多云,夜间至凌晨阴,24℃—31℃。

  ◎链接

  白露时节

  养生有讲究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随着白露时节的到来,有不少网友反映身边打喷嚏、流鼻涕的人不知不觉多了起来,免疫力相对较高的年轻人,在此时也容易出现感冒,或者口干、皮肤瘙痒等症状,这是为什么?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许云。

  许云表示,《黄帝内经》中说“肺喜润而恶燥”,秋与肺气相应,肺通过口鼻、皮毛与外界相通感受六气变化,易受外邪侵袭,因此白露时节肺易受伤,肺系相关疾病如鼻炎、支气管炎、咽炎、肺炎、感冒、皮肤病等易高发,呼吸系统的慢性疾病也多在秋末天气较冷时复发。此外,秋季肺金当令,如若肺金太旺则会克抑肝木,表现出四肢关节疼痛不利、颈项僵痛等症状,亦可表现出抑郁、悲伤等情志方面的问题。

  就今年而言,许云分析,岁运火运不及,白露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太阳寒水,人体温煦之力不足,体内寒湿运化受限,若不注意保暖,一味追求“秋冻”,则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若夏季贪凉过度,伤及阳气,则随着阳气沉降,可出现腰痛、下肢发凉等阳气不足的症状。

  那么,白露时节养生的重点是什么?许云表示,应放在养肺润燥和固表防寒两方面。具体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起居上,应早睡早起,顺应天时,睡好“午觉”以缓“秋乏”,及时增衣加被,防止受凉;

  二是运动上,可选择一些自身体力承受范围内的运动,微微发汗即可,以达代谢暑湿、滋润肌表之效,切勿过度疲累、大汗淋漓,运动之后也要及时擦干,以免受风着凉;

  三是饮食上,中医认为五脏相生相克,肺为肾之母,白露后可适当补肾养元,为过冬做好准备,中医讲白色入肺,黑色入肾,可以多食些梨子、山药、百合、银耳、白萝卜等白色食物以补肺气,搭配黑芝麻、黑豆、黑木耳等黑色食物补肾精,进补的同时又能润燥,防止过度进补而出现上火的症状。

  据人民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