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已揭开体重管理的底层逻辑——根据 “脂人、膏人、肉人”的体质差异辨证调理。
■“脂人”
脂肪均匀分布的梨型肥胖,体重正常或略偏高,体脂率高。
“脂人”属气虚湿困型肥胖,减肥需祛湿、健脾、补肾、补气。宜食山药、薏米、芡实、赤小豆等健脾祛湿食材。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或八段锦。艾灸足三里、中脘穴,提升脾胃运化功能。
■“膏人”
代谢紊乱的苹果型肥胖,腹部肥胖,肚子大,属内脏型肥胖。
“膏人”属肝郁脾虚型,减肥需疏肝理气、健脾利湿。宜食芹菜、佛手、玫瑰花茶、金橘等疏肝理气食材,适量饮用菊花茶或枸杞茶以清肝明目。通过瑜伽拉伸、登山远眺或扩胸运动疏解肝气,配合腹式呼吸调节情志。按摩太冲穴,疏肝理气。
■“肉人”
体型壮实,体重虽高但肌肉含量高,食欲旺盛易饥饿,运动员多见此体型。
“肉人”属胃肠湿热型,减肥需清胃热、祛湿。宜食苦瓜、绿豆、冬瓜、雪梨等清热降火。适度开展快走、跳绳等消耗性运动。点按内庭穴,清胃泻热。
提醒:体质调理应循序渐进,建议以3个月为周期观察改善情况。
张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