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背”有讲究

仙游今报 2025年06月11日

  这几年,“晒背”悄然兴起。人们将其称为“天灸”,认为这是“免费的大自然补药”,具有去湿气、养阳气的功效。

  “晒背”真的好处多多吗?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邵培培解释,中医理论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背部运行着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经脉统摄着身体的阳气,并联通各个脏腑。它们正是人体中两条至关重要的经络,沿着脊柱正中的是督脉,它是人体阳气聚集的主要部位;与督脉并行的是膀胱经,维持人体的水液代谢。

  “当下流行的‘晒背’,其实就是借助大自然的阳气来充盈人体这两条最重要的经脉。这两条经脉的阳气旺盛起来,便能流灌全身,保障人们正常的生理功能。”邵培培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中医师龚燕冰提醒:“晒背”在时段和时长上颇有讲究。“应尽量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时候暴晒,最好选择上午8~10点,或者下午三四点之后的时间段,因为此时紫外线强度相对较弱,阳光也较为柔和。”

  “晒背”的时间也需合理控制。专家提醒,刚开始可以先晒15~20分钟,再循序渐进地增加到30分钟。

  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依据中医“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养生观念,在三伏天“晒背”效果最好,具有温通经脉、振奋阳气、畅通气血、防病健体的功效。

  什么人更适合“晒背”呢?“一般来说,阳虚、体质虚弱或者寒湿比较重的人比较适合,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晒背’来养生。”

  龚燕冰提醒,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慢性病患者,以及容易上火、有湿热症状的人群,“晒背”时要格外慎重。

  “对紫外线过敏人群,以及孕妇和幼儿,正常晒太阳即可,不需要刻意‘晒背’。”邵培培特别提醒。

  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