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大桥修建追忆

仙游今报 2025年06月13日

  □杨添林

  看了郑志忠同志的《老县长的情怀》,感触颇深,遂把藏在心中30年的一些想法写出来,请父老乡亲们指正。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仙游,三郊路初通,鲤南镇萌动,鲤城与鲤南之间却横亘着宽阔的兰溪。那时我任县长,目睹发展之势,心中深植一念:必须有一座桥!

  提议甫出,反对声切中要害——县库空虚,月月工资尚需挪借,谈何建桥?然而发展之机稍纵即逝,我深知此桥是打通命脉的关键。几番恳谈,终在班子内凝聚起共识:桥,得上马!

  建设艰辛远超预料。承建的连云港路建公司,在工程接近尾声时,因工费问题停工北返。我与建设局两位同志,急赴千里之外的连云港,与施工方面对面恳谈,并郑重承诺:款项必清!这份承诺,终使机器重新在兰溪畔轰鸣。

  资金之困如影随形。非常之时,唯有非常之举:经慎重决策,我们依当时政策权限,千方百计筹得625万元;再以城镇户口指标,筹得200万元。此两项共825万元,连同其他拼凑,终于扛起那1300余万元的桥体。

  从1995年破土,到1997年底完工,我全程参与其间每一处坎坷。11月,我调任莆田市财委主任。次年春节,大桥剪彩通车。

  如今退休廿载,世事如烟散去,今生唯余摆在案头每天必看的诗句:

  阅尽人间知纸薄,

  踏遍山路觉山平。

  布衣得暖皆百福,

  草舍安居即是春。

  笨鸟先飞晚归林,

  愚人勤学早成材。

  修善虽无他人见,

  诚心自有天地知。

  多读古书开眼界,

  少管闲事养精神。

  多行不义必自毙,

  好人一生皆平安。

  回望兰溪大桥,它早已超越砖石本身,成为岁月刻下的坚韧注脚。那桥下奔流不息的河水,日夜冲刷着过往的困顿与荣辱,最终沉淀下的,是百姓的便利与一个时代的担当。建桥之艰,筹资之难,剪彩之憾,皆已随风淡去,唯“为公为民”四字,如桥墩般深植心底。这座桥,连同那湍急流水,终将汇入历史的宽阔河道,无声诉说着:功过自有后人说,但求俯仰两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