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居家摔倒问题日益凸显。近日,辽宁省沈阳市急救中心沈河二分中心急救医生吕敏分享了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
吕医生介绍,老年人跌倒常见原因多样。身体上,肌肉萎缩、视力衰退、慢性病及药物副作用等,都会增加跌倒风险。环境方面,地面湿滑、杂物多、光线差以及家具高度不适等,都是潜在隐患。此外,穿拖鞋活动、动作过急、不用辅助工具等不良习惯,也易引发跌倒。
跌倒后果严重,不仅可能导致髋关节骨折、颅脑损伤等身体伤害,让老人长期卧床并引发感染,还会使老人因恐惧再次跌倒而减少活动,进而导致肌力进一步下降。
若老人不慎跌倒,家属切勿随意搬动,应先确认意识状态,若昏迷或颈背剧痛,立即拨打120。若有出血伤口,用纱布按压止血并使患肢制动;即便无外伤,也务必及时就医,排查脑出血、内脏出血或心脑血管问题。
预防跌倒,吕医生给出了关键措施。健康管理上,要加强腿部力量训练,补充钙和维D,定期检查视力,并请医生调整可能导致头晕的药物。居家改造方面,浴室应装防滑垫、扶手,马桶旁加起身支架;过道装感应灯,移除杂物;床高与膝盖齐平,常用物品放在易取的位置。安全习惯上,起床遵循“三部曲”——刚睡醒时,睁开眼在床上躺30秒,起来后在床上坐30秒,最后再坐到床边等30秒才下床。建议穿防滑硬底鞋,避免夜间摸黑活动,头晕时扶墙蹲下,跌倒时蜷身护头。同时,夜间如厕、服药后1小时内、洗澡后等跌倒高危时刻,老人要格外警惕。
据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