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出现多起因热射病致死案例。人们常将“中暑”与头晕乏力画等号,认为多喝水休息一下即可缓解。殊不知热射病是致死率极高的医学急症,能在数小时内引发多器官衰竭!
有效预防热射病首先应该关注天气因素,高温高湿天气尽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其次是个人因素,老人和小孩等体温调节功能较弱人群应注意防暑。宋青强调,有些老年人比较节俭,舍不得开空调和电扇。一些地区的风俗中,坐月子的产妇不能开空调和风扇,还必须穿上厚厚的棉衣,相当于在夏天人为制造高温环境,是不可取的行为。
部分有职业需求的人群,如建筑工人、炼钢工人、运动员等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工作,就应该特别注意防暑降温。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群体,如肥胖、长期熬夜的人群,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也是热射病的高发群体,应该注意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剧烈运动。如果运动中出现早期中暑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凉快的地方休息,“热射病是一个不能坚持的病。”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首席专家宋青说。
宋青建议:“夏天,特别是年轻人,要多出门做一些户外运动。”
现在许多人长期生活在有空调的环境中,身体的温度调节中枢长期处于不工作状态,就会出现废用型萎缩,导致突然进入外界环境时身体出现不适。通过反复热刺激的方法提高热耐力,能够有效降低发生中暑的几率。
热射病凶猛,但并非不可防不可控。牢记“烫晕晃乱”预警信号,一旦出现立即执行“三立即”自救;若遇他人疑似热射病,务必遵循“降温第一,转运第二”原则。了解知识,破除误区,科学预防,你我都能安全度夏。
据中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