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经4年精心打磨,追光动画出品的京产电影《聊斋:兰若寺》将于7月12日揭开神秘面纱。影片以兰若寺串联起6个跨越不同时代的故事,剧情、角色、美术均有喜人突破。在人与妖、真与假、爱与恨的变幻交织中,影片生动展现了中国志怪故事的魅力。
■兰若寺是所有故事发生地
“新文化”系列第一部作品《长安三万里》大获成功后,热情的网友给追光动画列出了一张囊括历朝历代好题材的片单,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便在其中。《聊斋志异》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在画面上又极具开发空间,于是,这部中国最有名的志怪小说集成了“新文化”系列第二部的题材原型。
《聊斋志异》是短故事集,为了原汁原味呈现,主创决定采用故事集的形式,6个故事,6种视觉风格,让观众真切感受“聊斋世界”的独特魅力。
在故事选择上,团队首先挑选了大家熟知的《聂小倩》《画皮》《崂山道士》,另外还有《莲花公主》《鲁公女》,体现真善美的情感内核。
5个故事在主题上形成片中蒲松龄所说的“见贪心、见真心、见乱世情、见夫妻情、见生死情”,在镜花水月里辨虚妄与真情。5个故事的情感浓度逐步上升,从朴素诙谐的哲理最终过渡到跨越生死的情感。
兰若寺里,蒲松龄与两个精怪比拼讲故事,这条主线将前5个故事串联起来,成为第6个故事《井下故事》。影片总制片人宋依依介绍,6个不同时代的故事都在兰若寺一树一井的见证下发生,让人有沧海桑田之感。“兰若寺就像华夏大地的缩影,这里发生的故事被后人记住,代代相传。”
■毛毡宋画让人耳目一新
《聊斋志异》天马行空、变幻莫测的故事被搬上大银幕,呈现出不同风格的画风,让观众收获缤纷奇妙的观影感受。
《崂山道士》采用毛毡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毛毡质感的一大特点是黏滞性强,比如角色穿墙时会留下很多毛发,并产生黏滞的拉扯。主创努力通过CG技术来呈现这种拉扯感:主角王承被藤条抽打时,脸上会抽打出一些毛;当他穿墙、拽动身体时,也会拉扯出很多毛。这一篇章时长仅约15分钟,但毛发渲染量却达到长片级别,不光角色头发需要渲染,场景中植被、特效也都需要渲染,因为这是一个毛毡的世界,为此,主创单独开发一套流程,进行大量测试,以提高制作效率。
为让《画皮》充满中式审美,主创从宋画中寻找参考。在场景设计上,主创借鉴散点透视手法,压缩透视效果,达到平面绘画的装饰美感。从古画中提取的古树等元素,透露出浓郁的古韵。灯光质感也进行了平面化处理,古画的黄调和褪色感意蕴悠远。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