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025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结果在重庆发布。调查显示,消费者核心诉求是“增收稳岗、完善社保、减轻教育负担”,并建议优先发放消费券。
该调查为全国性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覆盖全国城乡以及东、中、西、东北各区域的消费者样本,其中城市包括一、二、三、四线城市。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处于景气区间,略有回落。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让消费者愿意消费,对于提振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结果显示,2025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为120.2,高于景气临界值100。
对于消费者家庭日常支出之外的余钱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储蓄”方面的比重为51.8%、“子女培养教育”方面比重为45.3%、“旅游”方面比重为34.4%、“还房贷”方面的比重为32.5%和“医疗”方面的比重为30.4%。
其中,储蓄意愿长期成为消费者余钱使用的首选,且二季度再创新高;而作为职场主力同时也应为消费主力的中年消费者,因子女培养教育压力相对较大,制约了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旅游的比重几乎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高收入消费者的比重增高体现了消费结构升级,而34岁及以下的Z世代(36.3%)与60-65岁的“年轻银发族”(36.2%)旅游意愿比重并列领先,体现了Z世代年轻人与“年轻”的银发族对当下旅游的双轮驱动的特色,前者更青睐自由行、沉浸式体验,后者偏好自然风光与文化深度游,共同推动旅游需求向多元化、品质化升级,形成了消费市场的“双引擎”。
调查报告称,旅游消费的稳健增长体现了我国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未来需进一步挖掘文旅融合潜力,让旅游成为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抓手。应针对旅游消费的蓬勃态势,应顺应Z世代与银发族双轮驱动的新形势,适当延长法定节假日,完善自助游基础设施,开发更多满足情绪价值需求的文旅项目。同时,结合乡村游的地域差异特征,加强城乡文旅资源联动,推动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据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