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抽蓄电站 项目开启长探洞。 今报记者 唐伟 摄
枫秀西路通车。 今报记者 薛燕辉 摄
展望2023年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报告指出, 围绕“加快融合发展,打造美丽仙游”目标,坚持以“1299”为工作总抓手,做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工作,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城乡互动融合、改革开放融合、人文生态融合、民生平安融合,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七项重点工作
一、更强合力扩大有效投资
强化项目攻坚。精准把握国家和省市投资政策导向,谋划储备一批支撑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全年策划生成省市县重点项目340个,总投资1910.1亿元,年计划投资221.3亿元。全年开竣工项目100个。
强化招商引资。精准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和创新型、强链型、补链型项目,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30亿元以上项目3个,计划总投资超600亿元。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完善九大产业专班、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实行“一企一策一专班”。
强化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一批支撑性重大工程项目。
二、更高质量推进产业升级
增强工业经济支撑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紧扣九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以“三转一市”“四换四名”“四个一批”为抓手,加快产业扩链成群。
增强第三产业竞争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大创新型、龙头型企业的培育和招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产业,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实现高品质、多样化。
增强现代农业驱动力。全面落实“田长制”,推进抛荒地整治利用。加快建设省储备粮公司仙游粮库建设项目。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新增一批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打造一批智慧农场。
三、更大力度提升城市能级
提升城市品质。实施“东拓南进北联西优中修”城市发展战略。推动老城蝶变、新城崛起,实施城建项目150个。推动中心城区六大片区综合开发。建成一批市政道路,打通一批“断头路”,新改扩建城市道路10公里。推进一批商住小区建设。新建改造提升兰溪公园、5个口袋公园,新增公园绿地10公顷。
建设特色城镇。枫亭镇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榜头镇、大济镇、龙华镇、赖店镇打造现代化经济强镇。盖尾镇、郊尾镇、园庄镇打造新型工贸强镇。度尾镇打造区域中心镇、产城融合示范镇。北部山区乡镇打造生态旅游综合示范区。
推进乡村振兴。突出“一镇一业”,激活特色产业,打造一批乡村振兴产业样板乡镇。加快编制北部山区振兴发展战略规划,围绕建设“木兰溪源头”“北部休闲农业”“党建+”“美丽乡村+”“旅游+”“文化+”等6个乡村振兴示范带。
四、更可持续推动绿色发展
系统推进环境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木兰溪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续建木兰溪防洪景观工程仙度段。加快农村污水管网建设,新建管网1277公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提升低碳发展水平。加快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落实林长制,实施植树造林1万亩、森林抚育3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1300亩,治理水土流失1.52万亩。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四提升、四打造”为抓手,营造仙境、仙水、仙谷、仙山“四仙”圣境,编制北部山区国际度假区总体规划,一体打造清新福建旅游新名片、国际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周边城市群的“云上花园”。
五、更深层次扩大改革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筹建仙北旅游开发区管委会。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组建城投、产投、旅投三大集团。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支持企业发展海外仓,引导仙货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新增外贸自营出口权企业15家以上,力争引育10家跨境电商企业。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福州都市圈、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积极对接厦漳泉都市圈。发挥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窗口效应”,积极探索仙台融合发展新路。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引导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科研工作站。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3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完善“蜚山兰水”计划,用好“五回一新”政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六、更有担当增进民生福祉
让为民实事更暖心。计划投资23.12亿元实施12项4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全民健身中心,新建城乡福道4公里。实施17个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榜头市场改造升级。深入实施鲤城、鲤南安居项目,新建、续建安置房97栋138.4万平方米。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动工建设棚户区改造3021套。
让社会保障更贴心。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新增城镇就业2400人以上。深化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推进城市公益性公墓区、农村骨灰楼堂建设。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
让健康仙游更放心。推进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深化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竣工县总医院迁建项目,动工2个卫生院迁建项目。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和医德医风建设。
七、更加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推进教育强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新改扩建幼儿园、小学、中职项目9个,建设校舍面积34.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8710个。创建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16所。
繁荣文体事业。启动县档案馆二次装修,推动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投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升工程和莆仙戏高质量发展行动。成立专业性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维护社会和谐。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深化基层治理指挥调度平台运行管理,推进镇村警民四级联动“共建共治”工作模式。新改扩建鲤城、赖店、盖尾派出所,投用县车驾管理中心。争创全国第二批“智慧矫正中心”。
◎热词点击
“三转一市”:指的是个体工商户转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转股份有限公司、推动企业上市。
“四换四名”:“四换”即机器换工、电商换市、腾笼换鸟、空间换地;“四名”即名品、名牌、名企、名产地。
“四个一批”:指的是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园,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智能化产业园区,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业公共服务、创新平台。
“六级七长”:“六级”指“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单元-户”六级管理模式。“七长”指县指挥长、乡镇(街道)指挥长、驻村(社区)指挥长、村(社区)指挥长、网格长、单元长、户长。
“一心两翼八园”:①“一心”即以鲤城街道、鲤南镇和榜头镇部分区域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②“两翼”即以枫亭镇、经济开发区以及郊尾镇部分区域为主,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端装备的东南工业发展翼;以西北8个山区乡镇、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主,重点发展文旅康养、绿色经济、高效农业的西北文旅经济发展翼;③“八园”指大济度尾木质工艺品小微园、榜头沉香小微企业园、鲤城东软科创园(仙游一中校友创新园)、龙华绿色食品小微企业园、赖店农特产业园、郊尾智慧能源(非油品)微集群小微企业园、盖尾新材料产业园、鲤南数字产业园。
“东拓南进北联西优中修”:以南一环、北蜚山、西一环、东榜头(莆永高速榜头城区段)为中心框架,明晰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理念。
今报记者 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