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分组讨论现场。 彭胜楠 摄
编者按
今年“两会时间”,带着仙游人民的重托,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聚鲤城,谋划强县大计,描绘民生新卷。代表委员们来自各个行业、各条战线,他们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更是立足本职、爱岗敬业、锐意进取、改革争先的奋斗者。让我们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梦想的绽放,开启新的奋进征程——
谢永顺代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乡村振兴提出多方面指导意见,然而从整体上看,农村产业规模“散、小”,缺乏市场经营主体介入,销售链条短,服务种类少,多数无注册商标。建议由政府牵头,对接企业投资和文旅、农业等专业机构,根据北部山区特性和乡村实际,打造“一区一型、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的生态农旅综合示范区。
黄雪群代表: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教师资源均衡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的配备,但目前我县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农村教师年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其中艺体学科教师比较缺乏。建议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要进一步优化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和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陈智杰代表:名人故居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载体。近年来,参观菜溪村郑侨故居的各界人士越来越多,郑侨故居的修缮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亟需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助力。建议县政府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内,设立专户,实行专款专用。
薛秀梅代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家车拥有量逐年增多。枫亭镇公园东路是南大门与火车站以及高速路口的重要出行道路,车流量较大,其间多为狭窄的村道,会车困难。每逢节假日总是遇上堵车,给群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建议尽快实施改造。
郑小鹏委员: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它能够优化提升乡村人力资本,释放农民的人力资本潜能。因此建议强化农村义务教育兜底民生保障,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发展和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进而以人才支撑的形式强有力地推动乡村振兴。
杨平燚委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产业的新兴绿色发展形势,能够带动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议加快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融合和农业“三产”联动发展,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扶持,打造一批地方特色品牌,加快组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培训机构。
陈海仙委员:党的二十大指出,要继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建议要完善家庭医生体系,持续建设健康仙游。同时鼓励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形成优势互补,形成错位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新格局,全面推进我县医疗技术和质量水平提升。
郑志忠委员:仙作产业作为仙游县特色产业,近年来产业发展不断上升,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但是企业品牌塑造及保护意识不强,品牌质量监管体系较乱、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体系还不成熟。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强仙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行业质检保障制度建设,培育更多仙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今报见习记者 陈溢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