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盖尾第二中心小学四年级 陈思锴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而现在,我把自己心爱的飞盘呼作“白玉盘”。这个小小的飞盘,就像天上皎洁的月亮,见证了我家欢乐的时光和浓浓的亲情。
说起这飞盘,还有一段来历呢!那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叔公回家来看望太奶奶。叔公是个老师,很疼爱我。见到我时,他笑眯眯地从背包里掏出一个银白色的圆盘,说:“锴锴,你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这是叔公奖励给你的礼物。”我双手接过圆盘,说声谢谢,然后好奇地问:“叔公,这是什么呀?”叔公说:“这叫飞盘,既可以作为游戏,又可以强身健体。”
接着,叔公开始教我练习飞盘的两个基本功,一是扔飞盘,二是接飞盘。叔公先教我扔飞盘的诀窍:将飞盘抵在肩胛处,扔出时不是靠肘部发力,而是利用手腕的力量甩出。在叔公的指导下,我很快学会了发力,但方向总是偏了,没能准确地把飞盘扔到叔公面前。这时叔公又教我一个绝招,那就是不要直线抛出,而是向左倾斜十五度左右,利用飞盘的惯性,来个以偏制偏。叔公这么一点拨,我果然扔得又稳又准。
紧接着叔公又教我接飞盘的技巧。他说在接飞盘时,要根据飞盘过来时的力度和高度,提前判断飞盘到达时的方位,然后用双手上下夹住飞盘。等到熟练后,还可以单手接飞盘。在叔公的耐心教导下,我终于掌握了玩飞盘的全套本领。
学了这个新技能后,我却犯了愁——因为玩飞盘需要两个人配合。没有搭档,我这一身本领也无用武之地。突然,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如果教会了姐姐,不就有了搭档?等到放学后,我把我的主意一说,姐姐也很感兴趣。不一会儿功夫,我们姐弟俩就配合默契,玩得不亦乐乎!于是,每天放学完成作业后,我和姐姐就在大厅里玩起飞盘。
这天,妈妈忙完家务后,也在一旁开心地看着我们姐弟俩玩飞盘。可就在弯腰捡飞盘时,我无意中发现,妈妈的脸上有一丝跃跃欲试的神情。我想,妈妈每天忙着家务活,她一定也很希望偶尔放松吧!突然我灵机一动:干嘛不试试三个人一起玩飞盘呢?于是,我强拉着妈妈,教会了妈妈玩飞盘。接下来我们三个人站成等边三角形,开始飞盘接力赛。太奶奶、爷爷和奶奶都眉开眼笑地在一旁观战,大厅里时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我心里又有了一个新想法,等春节时爸爸回来了,我把爸爸也拉进来,一家人进行飞盘年度车轮战。那时,大厅里的笑声一定更开心、更圆满!
叔公听说了我“收徒”玩飞盘的故事后,夸我说:“锴锴小小年纪,能体谅妈妈的辛苦,而且能大胆尝试,把简单的游戏玩出新意来,真棒!”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指导老师傅燕燕点评:生活中不是缺少写作的素材,而是缺少细腻敏锐的观察力。这篇作文从小小的飞盘说起,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尤其是作者小小年纪,却善解人意,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本文最大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