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西乡绽芳华

——大济镇打造现代化城郊融合发展集镇
仙游今报 2023年12月27日 唐伟

乌石水库景区

乡村风貌

电商直播

“鱼鳞坝”

  大济镇是仙游“西乡平原”,总人口10.3万人,是工艺重镇、农业大镇、人口大镇和城郊型乡村旅游名镇。该镇党委政府围绕“创建文旅名镇,打造工艺重镇”的总体目标,理清发展思路、明晰发展目标、创新发展举措,规划构建“一心两轴三带四产五民生”的战略布局,创新打造“善化里·农文旅”示范片区。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谱新篇

  靠红木产业的飞速发展,大济镇蒲山村从贫困村发展成“富民强村”示范村。作为该村原党支部书记的黄加成,带着群众依托红木古典家具产业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一批批鸡翅木开始引进;最先进的木材烘干和脱脂生产设备从浙江、广东等地区购买;联系熟人推销、选派推销员推销、委派经销商推销、依托互联网推销……一个“无中生有”的致富路闯出来了。该村古典家具企业产值突破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5000元。

  如今,大济镇仙度路沿线,形成缅甸花梨、鸡翅木、血檀、崖柏等原材料为主,集销售、生产、加工等为一体的大众化红木产业基地和工艺长廊。不仅如此,大济镇立足优势抢抓时代机遇,将特色红木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把直播带货发展得风生水起。

  走进位于大济镇钟峰村的铭天下直播电商创业园,在聚光灯映衬下,十余名网红主播通过抖音、淘宝等平台卖力吆喝,现场向全国网友推介红木工艺品,线上反响热烈、互动连连,接到不少的订单。互动的模式、亲民的价格也深受网友青睐,销量看好。该平台实现直播、电商与仓储、物流、新媒体、金融等产业配套服务的融合发展。其中,直播双创中心通过搭建共享直播创新创业平台,吸引青年创业者加入。

  与此同时,大济镇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作用,聚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打响区域“农”字号金字招牌,构建利农设施农业、坑北绿源农业、大老古皮蛋、中源食品、龙坂绿阳农场等六大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福建大老古食品有限公司获“首届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正在申报“国家名特优农产品”。同时,该镇找准工艺美术发展新路线,举办多场工艺美术能人座谈会、电商培训会,推进技能交流培训;推进小微企业园项目落地,借力红木共享交易中心平台,积极融入运营新机制。

  大济镇积极融入木兰溪沿岸特色产业发展带建设,规划构建“一心两轴三带四产五民生”总体空间布局。“一心”即整合工艺美术产业、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新型城镇化发展核心区。“两轴”即串联汾阳-虎垄-尾坂-乌石片区、溪口-古濑-溪车-西南片区,打造乡村振兴发展轴;以小微产业园为中心,打造特色产业发展轴。“三带”即打造仙度路大济段为古典红木家具“工艺长廊”;木兰大道大济段为经济发展“黄金大道”;仙凤线大济段助力乡村振兴“富民大道”。“四产”即建设大众化红木古典家具产业;以大老古为主的农副食品产业;以钟峰片区为主的电商产业;以正邦集团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五民生”即重点推进农村污水管网建设、集镇区农贸市场建设、木兰溪全流域提升、“三横”路网建成、教育资源优化等五大民生项目。

   设施完善 提升群众幸福感

  近日,在位于大济镇古濑村的溪古线道路(古濑村至永春县湖洋镇白云村)仙游段项目现场,伴随着机械轰鸣,施工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攻坚景象。

  溪古线道路仙游段路线总里程约3.7公里,其中新建路线长约3.4 公里,改线长约0.3公里,建设完善沿线挡墙、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新建道路和改线段采用四级公路 (I类)标准,全幅水泥混凝土路面。溪古线道路作为连接仙游和永春两县,惠及周边20多万群众的重要运输通道,建成后将大大缩短仙游县至永春县路程距离和用时,并显著改善区域群众出行环境,带动周边镇村旅游发展、产业联通、群众致富。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大济镇溪口村,松坂溪治理提升项目已初具规模,建成的“鱼鳞坝”更成为周边群众和外来游人争相到访的“网红打卡点”。多年以来,这条河未经大的整治,杂草丛生、泥沙淤积,一到暴雨天会带来洪涝,殃及附近农田。为此,大济镇策划推进松坂溪治理提升项目,计划总投资2623万余元,包含安全生态水系工程、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2个子项目,治理河道长度8.21千米,新建生态护岸1.14千米、鱼鳞坝1座、过水汀步2座、保水堰5座,以及防洪堤、溪畔公园、南北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集防洪、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人文自然生态景观带。

  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多问题,大济镇提升改造原有养老院,建设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在溪口村养老院项目建设现场,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工地上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新建养老院按照“四区、八有”标准,新增100张养老床位,配备标准化食堂、餐厅、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活动区等功能区。构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互助点”片区服务阵地,提供义诊、理疗、理发、精神慰藉等就近养老服务。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周边超过5000人,满足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美好愿景。

  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该镇通过群众视角找“痛点”,从衣食住行的小事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一个一个解决好,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文旅融合 美丽乡村绘蓝图

  青山环绕、碧波荡漾,男女老少徜徉在水上木栈道,水面上点缀着游船和竹筏;宽敞整洁的村道旁,一排排小别墅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红花中……走进乌石村,美景尽收眼底,这里已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新宠”。

  据悉,乌石村大力发挥旅游特色资源优势,以乌石水库为核心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水果采摘等为一体的乡村休闲度假区。筹集上百万元注册成立乌石乡村旅游发展中心,引进游船、竹筏、水上气球、垂钓、索道等多种水上游乐项目。开通环山旅游路线,将村里的四季采摘园、温泉游泳池等景点串联成线,发动群众投资建起农家乐,满足游客吃农家饭、品农家乐、体验原汁原味乡村生活的旅游需求。

  在大济镇汾阳村,成片的农家别墅黄墙红瓦、色彩明艳,小区花园里花团锦簇、绿意盎然,一派和谐宜居的景象,这是该村精心打造新型农村住宅小区——朝阳新村。汾阳村深入开展“党建+乡村振兴+旅游”战略,策划实施多个项目,分别为提升汾阳村道路、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水平,建设汾阳村党建+邻里中心、大度高新农业产业园、田间党建基地、树下党建基地、大济溪源头景观、蜚乌古街改造复原、旅游小火车、仙游名小吃一条街、工艺品产销一条街、特色民宿等。

  与此同时,尾坂村五座厝革命遗址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分三期进行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有对革命遗址进行修缮,建设农产品展销中心,布置红色元素展馆,建设成为集革命教育、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红色文创景点。

  本版文图:   

  今报记者  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