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园村古民居
仙水洋
水上运动
前溪村鲤鱼尾公园
西苑乡,这个地处仙游大山深处的山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世人的目光。该乡聚力打造“中国四季运动小镇”,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让游客春品“仙境”十八股头杜鹃花海、夏享“仙水”避暑水上运动乐园、秋攀“仙谷”刺刀峡谷户外运动天堂、冬赏“仙山”闽中最高峰石谷解雾凇雪景,一年四季都能领略如诗如画的美景。
★各具特色 胜景宜人竞芳华
西苑乡试点凤山村、凤顶村、前溪村、柳园村4个村,推出徒步、溯溪、露营、攀岩等项目,策划户外运动、生态休闲、康养度假、文化体验等活动,助推旅游“吃、住、行、游、购、娱”扩容提质,形成片区“体育+文化+旅游+康养”多业态共生共荣产业发展新模式。
凤山村依山傍水,风光旖旎,有被列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仙洋戏水”、闽中水域一大奇观的仙水洋景区;享有“户外运动天堂”美誉的刺刀峡谷;可观日出云海盛景的鬼崆里;可览凤山全景的九云寨等,致力于打造成仙游北部山区旅游集散配套中心及大型康养基地。
凤顶村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无尘塔、南少林发祥地九座寺,还有被誉为“小武夷山”的十八股头景观及形态各异的石像群,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天然旅游度假休闲胜地。
前溪村坐落在仙游、德化、永泰三县交界处的高山之巅,是我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境内有“闽中第一高峰”石谷解,海拔1803.3米,更占据山头的梯田草场宽阔平坦,是一处天然的露营地,去年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布的“中国十大露营地”名录。
柳园村因村里有一棵大柳树,后建郭氏祠堂,遂名柳园。该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也是入围首批福建省传统村落名录的少数民族村庄,有成片的古民居,至今保留着历史风貌,郭氏宗祠、仁德宫、龙凤岩为重要文物古迹。村内森林资源丰富,甜槠古树群被福建省林业局评选为第二批“福建最美古树群”。
★整合资源
一村一景入画来
西苑乡通过统一规划,充分挖掘乡土特色、农耕特质、地域特点,做到“一村一景”“一季一游”。
西苑乡立足片区内4个村地域相邻、资源互补的实际情况,以凤山村党支部为核心,建立凤山中心村党委,推进凤山、凤顶、前溪、柳园村跨村联建。依托凤山党群服务中心,搭建农特产品销售平台。按照“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整洁”要求,以联二线和度凤线为纽带,基于凤山户外运动拓展基地、凤顶武禅历史文化村、柳园省级传统村落、前溪国家级帐篷露营地等建设目标,在功能布局上既相互协同,又彼此区隔,同时整合四村优势资源,拉长四季旅游体验线路,发挥资源最大效能,实现共建共享共富。
其中,凤山村围绕“刺刀峡谷探险游”和“仙水洋戏水游”,主打户外探险运动,并配套具有高端品质的民宿餐饮和艺术文创产业;凤顶村围绕“十八股头花海游”,主打禅修康养产业;前溪村围绕“石谷解登顶游”,主打帐篷露营产业;柳园村围绕“闽中屋脊”,打造冰雪旅游产业链。
西苑乡规划将凤山片区打造成融四季户外运动、禅修康养、生态露营、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和美乡村试点区域,形成立足仙游、辐射福建、面向全国的国内一流户外休闲运动胜地。该乡通过开展“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建设,相继完成了西苑乡至凤顶村县道路灯,凤山村红豆杉公园、石狮石蛇步游道,广桥村溪岸景观步游道及观景亭,柳园村入口、村广场、村部、祈福树、房前屋后景观改造、路灯修复等一系列项目建设。
明年起,还将建设凤山村旅游服务小镇,打造刺刀峡谷品牌中心,丰富文化活动设施,提升凤山新村景观,配套园建、绿化种植等,打造户外运动拓展基地,开展攀岩、索降、树绳、马术等户外运动,建设户外运动装备展销中心、马术俱乐部。此外,还将推出凤顶禅文化园、前溪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柳园村古村落改造等项目,深刻把握乡村建设规律,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便利、人居环境舒适,深塑“中国四季运动小镇”品牌。
★多元运作
激活业态写新篇
守住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西苑乡立足资源禀赋,引进社会资本投资运作,并鼓励村民以入股、置换、出租等方式流转闲置宅基地和旧房,探索“政府搭台、公司运营、村集体持股、农户参与”的运营新模式,“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正积极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
凤山村探索实行“支部引领、市场运作、农民主体、共享成果”合作体制,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发展营地经济,村集体以闲置100亩集体土地入股与公司合作,建设石人头、鬼崆里等露营地,开发特色游玩项目,目前驻扎有户外住宿帐篷33顶,年均接待人数约5万人次,年收入约200多万,获评省级“帐篷露营地”。借助仙水洋景区旅游优势,积极参与景区开发,投资350多万元开发凤苑仙居酒店,并结合实际,帮助村民成立旅游民宿、农家乐等40余家。
同时,该村依托山地、林地、农田资源,实施耕地流转,成立5家家庭农场、8家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稻米、果蔬、食用菌、油茶等特色农林产业。村集体建办农产品加工厂,注册“仙苑有礼”系列农产品商标,引导在家务农的村民种植经济价值高的红米、黑米、赤豆等农作物。截至目前,“仙苑有礼”农产品累计销售额约50万元,附加值较同类产品提升约20%。种植农户实现每亩增收3000多元。
前溪村以石谷解、下龙寨、桃园寨等特色旅游观光景点为支点,带动旅游服务设施改善,相继建设完善太阳能路灯、道路拓宽硬化、“鲤鱼尾”人工湖、露营公园、特色步行道、生态旅游停车场等,将传统村落与生态环境完美融合。该村还将特色老房子改造成颇具怀旧气息的特色民宿,让有情怀、爱新鲜的人士来打卡体验;依托大山上连绵起伏的梯田草坪,打造深受驴友喜爱的高山露营营地。特色游玩项目,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偷得浮生半日闲”,该村从“藏在深山人未知”一举变身为“网红露营村”。
柳园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结合古树名木保护、美丽乡村建设、革命老区建设等项目,围绕古树群规划特色乡村旅游,在不破坏古树林原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调动各方力量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仙游全域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增添绿色亮点。
本版文图:
今报记者 唐伟
通讯员 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