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彪
3月14日,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发布《关于“泛美春假”的放假通知》,该通知安排全校师生3月30日至4月5日放7天春假(含清明放假时间)。(3月14日中国新闻网)
春假已不是一个新话题,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引起网友一番热议;春假也不是一个新事物,早在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就开始实施春假制度,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在自然和社会的“课堂”中学习。近年来,全国各地多所高校相继推行了春假制度,一些地方的中小学也安排了春假。但总体来讲,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给学生放春假的并不多,以至于很多学生听到像“泛美春假”的消息,边羡慕边呼吁“全国推广”,充满着对春假的期盼。
春天是万物生长、百花绽放的季节,适宜踏青游玩,舒缓紧张的学习和生活节奏。以春假的形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是将生命教育、规律教育、情感教育、社会实践等内容相结合的重要举措。
不过,也有人质疑给学生放春假“不务正业”,担心放春假会影响学习。其实,学校安排春假时,都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不会耽误学生的学业。据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介绍,放春假并不会缩短上课的时间,是将周末、清明节假期做了适当的调整,让师生有集中休息的时间。同时,也将围绕春假主题给全体师生布置好相对应的各种作业和实践活动,包含但不限于旅游日记、成长报告、手工制作、抖音视频等,返校后还将举行春假作业展示。
除了书山题海、考试和分数,还有诗和远方。塑造健全人格,应从美育开始,敢于正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春假期间,有同学和恋人春游,享受恋爱的美好;有同学选择与家人团聚,感受亲情等,大家打开春假的方式不同,但各有各的精彩和收获。
春假让教育不止于课堂。心理学家把青春期誉为“人生的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期”,在最生机勃勃的季节,给青年学生放春假,也许就是对美育的鼓励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