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回响着银铃声

仙游今报 2024年09月06日

  □陈溢

  “如今这老北京才在北京城迷路呢!”搬家队长如是说,丝毫不带夸张。诚然同他所说,在今年的飞速发展之下,许多老城区的居民若是来到了新城区,会很难认同这是他所生活的城市。因为他们未曾在那里生活,那里也没有了老城市的味道。

  冯先生也是一样,对于北京的地标毫无了解,迷茫的看着窗外,直到回到了百花深处他才活跃起来,即便那里已是废墟,他依然记得道路。他能在一片砖瓦中看出,不,在他的脑海里那里依然是他家大院,这是衣箱、这是花瓶、这是鱼缸……再看他的兰花指和说话的方式,一位爱看戏、家住四合院的老北京人活灵活现的出现在观众面前。他唯一与人的不同也许在于他依旧活在那属于过往的岁月里吧,虽然不知他的房子为何被夷为平地、他有没有新的房子住,但是在他心中,他家一直都没有搬走。

  城市不断的建设,除了来自其本身的力量,更多的还有外来人口的参与,其中搬家工是他们的代表。他们同城市里的老居民不一样,他们关心的是收入,是如何才能在城市中立足。所以在一开始,他们帮冯先生搬家就是冲着钱去的,他们之所以愿意掉头帮助冯先生搬走他脑海中的“家”也是因为搬完家就能要到钱了。

  既然不费力气,为何不玩个痛快?他们假装搬运着四合院中的大小家具,甚至在邮递员妄图穿越“橱柜”时还嘲笑他的“不专业”,吓得他屁滚尿流。在冯先生展示铃铛的铛子时,他们也不以为然,沉浸在“搬家”的欢乐中。大大咧咧的胖员工终于捅了篓子,他把“前清的花瓶”打碎了,他为了给搬家队长递火,双手一放,“哗”的音效以及插入的那一个花瓶的镜头让我们知晓在冯先生眼中,花瓶碎了一地。

  冯先生痛苦地蹲在地上,捏着“碎片”说,“你们给打碎了”,镜头慢慢地推上,我们与搬家公司的员工都感受到了他对于这个家,对于老北京的爱。一行人闷闷不乐的坐车回程,路上,冯先生反复提醒搬家公司的员工“前面有一坑”,他们不信,当车真的陷入坑中的时候才悔之莫及。

  直到这时他们才知道,这百花深处的一草一木在冯先生的脑海中留下的是那么深刻的印象。凑巧,在那一坑中,冯先生找到了他的铃铛,他欢快的摇起来,像小孩子一样。伴随着叮当作响的声音,“搬新家咯!”冯先生在夕阳的逆光中跑向了院中的大树,而那些搬家工人的眼前,也出现了一座水墨雕琢的四合院,铃铛声、鸽哨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他们终于理解了冯先生这样的老北京对于他们昔日生活的怀念。此时他们对于这位“疯了”的冯先生更多的是理解与同情。

  其实,冯先生代表的是北京老居民,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他心底依然坚守着记忆深处的老北京味道。一个城市的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才能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