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冰倩
随着立冬的到来,寒冷的气息愈加浓烈,冰雪运动的热潮也再度席卷中国。从黑龙江漠河滑雪场的火热开业,到新疆阿勒泰宾馆订单激增,冰雪产业无疑正在成为冬季经济的重要引擎。哈尔滨作为冰雪城市的代表,重新焕发活力,“冰天雪地”转变为“金山银山”,为中国的冬季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冰雪旅游领域吸纳的核心重资产总投资规模达到1.232万亿元;在2022年至2023年冰雪季,参与冰雪休闲旅游人数达到3.12亿人次,收入3490亿元。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一万亿元。
哈尔滨作为中国冰雪产业的重要支点,其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值得深思。哈尔滨在保持传统冰雪项目魅力的同时,结合创新和现代化元素,成功实现了冰雪产业与城市经济的深度融合。
哈尔滨不仅有享誉世界的冰雪节和冰雕展,还有多个滑雪场、滑冰场以及一系列冬季体育赛事。随着冬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哈尔滨的酒店、餐饮、购物等行业也迎来了旺季。此外,哈尔滨还积极发展冰雪文化产业,将冰雪运动与娱乐、影视、艺术等多个领域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产业链。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示范。
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结束以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得到巩固扩大,据国家统计局《冰雪运动参与情况调查统计分析报告》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13亿人。冰雪运动之所以能迅速走红,并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自然资源的优势外,更得益于冰雪产业的产业链效应。从滑雪场建设到相关装备的生产,从旅游服务到文化创意产业的拓展,冰雪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动能。
冰雪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季节性的经济现象,更是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化发展的缩影。而冰雪运动的普及与热潮,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对体育和健康的关注,也让我们见证了从“冷资源”到“热经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