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体育“饭圈化”

仙游今报 2024年12月18日

  □吴瑾莹

  12月15日凌晨,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樊振东突然发文:“感谢大家的支持,但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及场合。莫舍己道,勿扰他心。再次恳请球迷们理解尊重。”樊振东发文中还配有一段7秒的视频,从画面里可以看到有很多粉丝在酒店蹲守拍摄。

  近年来,“饭圈”文化逐渐渗透到体育界,形成了一种新的追星现象。在体育“饭圈”中,粉丝将运动员视为偶像,不仅关注其赛场表现,更过度关注其私人生活,甚至形成了类似娱乐圈的追星文化。

  樊振东作为乒乓球界的领军人物,其在赛场上的表现一直备受瞩目。然而,随着知名度的提升,他也面临“饭圈化”现象的困扰。为了抵制“饭圈化”现象,樊振东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呼吁球迷理性追星,尊重运动员的个人权益和隐私空间。同时,他也希望媒体和社交平台加强对“饭圈文化”的监管和引导,避免过度炒作和侵犯隐私的行为。

  “饭圈化”一词出现在体育赛事中让我们不得不警惕。

  乒乓球项目是受畸形体育“饭圈”文化侵蚀的“重灾区”。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乒乓球女单决赛陈梦与孙颖莎的巅峰对决后,网络空间出现了大量的拉踩、造谣和对立言论。这些言论并非来自对手国家的观众,而是来自以“饭圈”名义支持某方的国内用户。类似的现象在跳水、篮球等国内多个强势项目中也有所体现,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声誉和心理健康。

  为了应对“饭圈化”现象带来的问题,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明确表达立场,加强对运动员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他们的个人权益和隐私空间得到尊重,并加强对“饭圈文化”的监管和引导,避免其过度渗透和干扰体育界的正常秩序,让体育回归其纯粹的本质,成为展示人类拼搏与奋斗精神的舞台。

  公众则应增强自我约束和理性追星意识,尊重运动员的个人选择和隐私空间、不过度关注他们的私人生活,保持从“观众席”到“赛场”的距离,才是追星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