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兰溪我的歌

仙游今报 2024年12月18日

  □陈玉栋 文/图

  采撷一朵菊花,插在日历架上。次日,拈起熏着芳香的一页日历,于是便进入了冬的遐想......

  冬日里,兰溪的芦苇,曳来万种风情,鳞波越来越瘦,阳光下却努力熠熠生辉。鱼儿游弋蹚出的一道道波痕,涟漪不断。飘向远方......

  飘忽的雨帘漫卷一切,它可不管兰溪边是否有人,肆意挥洒。顿时水汽瑟瑟轻涨,与重重叠叠的波纹合伙,将天与地摇出几许初冬的清寒来。

  季节的交替,倏忽驰入你的心,犹如一架旧水车,摇晃,停止,屏息,凝神,侧耳,倾听,就如古老的岁月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

  寒风在袅袅,落叶又纷纷。芦苇瑟瑟作响,似乎将你引到深处,去体会“人是会思考的芦苇”这句名言。

  涟涟兰水,印上了白月亮,这让兰溪的水更加澄明闪光,月亮底下,兰水旁边,看到夜层次,听萧瑟笳音,品冬的旷远,读冬的平淡,这本来就是启发你思考的哲理诗行。

  冬日里笨拙地写了几首诗歌与诗词,诗歌中的思绪,看似断了,却又不知不觉的接上,被自己世俗化之后,又高抬贵手,继续延伸。曾经的一些诗歌词语,平添了一些意象。断魂,偶尔被捣碎,挤在人流之中,时而仓促离去,时而喷泻而出,与风声、水声夹杂着一些念想,踽踽前行。

  于是喜欢上故乡兰溪诗歌的断章取义,喝着浓茶,看景,听音。和古人叙旧,与今人交谈,大可纵横穿越、激扬跌宕,也可小桥流水、脉脉温情。甚至可以泪流满面或放声狂笑。

  诗歌里的场景,在脑海里荡来荡去,例如:天凉了,叶黄了,花落了,风起了。常想:有没有下一场?有没有可以安放情感的港湾?有没有可以安下心来的小木屋?想象中把他们放的平平整整,陪伴我,不再感到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我刻意地将一些关键词譬如:风,雨,天,地......下载、锁定、排列,用标点符号,将它们连接起来,虽然有点爱情的味道,可也藏进了人间的情味。

  我希望用诗歌像冬天的兰溪水一样汩汩流淌,记录我在人世间存在过,爱过、痛过、遗憾过、幸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