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IP驱动文旅产业转型

仙游今报 2025年03月05日

  仙游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文创作品。 吴瑾莹 摄

  □黄冰倩

  近日,网络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位列全球票房榜前7,不仅创造了中国影史新纪录,更在文旅领域掀起了一场“哪吒热”。

  2月23日,仙游多家景区宣布游客凭纸质版《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票根或手机电子凭证,可以免九鲤湖、菜溪岩、仙水洋、麦斜岩景区门票,活动有效期截止到2025年12月31日。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纷纷推出“哪吒游”主题旅游路线,将神话IP与地方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开创了文旅融合的新模式。

  “哪吒游”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文化IP与旅游经济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让哪吒这一经典IP焕发新生,也激发了人们对哪吒文化的浓厚兴趣。各地文旅部门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顺势而为,深入挖掘地方哪吒文化资源,开发主题旅游线路,推出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体验相结合,满足了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近几年,仙游陆续推出各式文旅IP文创产品,度尾文旦柚2022年创建文创吉祥物“文文”“旦旦”;书峰乡推出仙游网红卡通“小杷人”;2023年以“福匠传神·仙工开物”为主题的第十届福建文创奖·仙游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面向全国征集特色文化创意作品与产品。这些文化IP,进一步提升了仙游文化品牌影响力,推动仙游特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此可见,文化IP与旅游经济的结合,能够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不仅能够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更能推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从“景点旅游”到“文化体验”,IP植入带来的是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旅游,而是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在游玩中了解传统文化,在体验中增强文化自信。

  未来,相信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更多像“哪吒游”这样的文旅产品将不断涌现,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体验,也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