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冰倩
每到初春,田野里的风,带着一丝冷意,却也悄然带来了温暖的预兆。那时候,家里的小路上总是弥漫着泥土的芬芳,空气中充满了潮湿的气息。即使已在喧嚣的城市居住多年,但每每回到乡下,春天的味道,依旧能把我拉回到那些跟随父辈一起度过的春耕备耕的日子。
记得小时候,每到农历二月,家里的老厝里总是充满了忙碌的气氛。春天的早晨,天还未亮,奶奶便会叫醒我们,告诉我们,今天要下田了。那时,我总是对春天充满期待,春耕对我来说不是辛苦的劳作,而是在田间嬉戏、与小伙伴们共同度过一天的好时光。
田间的气氛,永远鲜活而充满力量。头一天晚上,爷爷就借好犁牛,伴随微亮的晨光,牛的蹄声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拉着犁铧,轻轻地在泥土上划出一道道痕迹。那时,我总是趁着爷爷忙碌的间隙,偷偷溜到田边,蹲在土里抓一只只被犁出来蚯蚓,拢好了带回家,喂给小鸡吃。
每次看着那一排排被翻耕过的土地,我总是觉得自己也在和大地一起成长。每一粒种子埋入泥土,都是一年新的开始。奶奶总会把肥料细心地撒在土地上,双手总是不停地在泥土中翻动,眼里带着对未来丰收的期许。春风拂过她的面庞,吹动她那被岁月染白的发丝,仿佛她和这片土地,早已融为一体。
有时候,爷爷会把我叫到田里,带着我一起种下苗。那时的我,完全不懂什么是春耕,只懂得将苗随意地扎在土里,不管结果如何,总有人会帮我收拾好这些“残局”。
记忆中,最美的时光,是田间劳作后的黄昏。太阳渐渐西沉,金色的余晖洒在田野上。坐在田埂上,看着一片片劳作过的土地,心里涌起一种平静的安宁。田地里,劳作的身影已渐渐变得模糊,挑担的竹梆声,在寂静的田间回响,像是春天的乐章,悠扬而又充满力量。
有时候,我会趴在家门前的石板上,看着爷爷收回犁牛,跟着他一起走回家。风,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轻轻吹过我的脸庞,春耕的画面在我脑海里早已模糊不清,家里也只剩下奶奶始终坚持在为数不多的两分薄田里种下一些应季蔬菜。但我知道,那是属于春天的气息,也是属于我的记忆里,不会褪色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