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出圈”,练好内功才能接住流量

仙游今报 2025年05月16日

  □吴瑾莹

  近日,《全国县域自驾游研究报告2025》正式发布,我县以第25名的成绩跻身“全国县域自驾游标杆县”榜单,成为福建省入选的9个县市之一。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县城更有性价比。”假期出游害怕人挤人,又不想舟车劳顿,花更少的钱换来更佳的体验感,是县域游火热背后最直观的原因之一。我县拥有九鲤湖、菜溪岩等自然奇观,同时是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通过“非遗+旅游”模式,推出“仙作红木体验之旅”“仙游红色文化之旅”“仙游绿色生态之旅”等特色线路,吸引了大量文化体验型游客。游客摆脱打卡式旅游,追求“说走就走”的自由度与个性化体验,推动目的地从“景点打卡”向“场景消费”转型。

  交通通达性是自驾游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我县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配套,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增加景区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并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实现线路规划、实时导览等功能,提升游客的便捷性体验。此外,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旅项目,同时鼓励村民参与民宿、农家乐经营,形成“政府搭台、企业主导、村民受益”的产业生态链。

  县域旅游的火爆,不仅推动了文旅产业发展,更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我县通过旅游业直接带动餐饮、住宿、零售等服务业增长,同时促进枇杷、文旦柚等地理标志产品销售。更重要的是,旅游品牌提升有利于吸引投资,形成“以游促产”的良性循环。

  “出圈”只是起点,保持吸引力才是关键。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避免过度商业化对自然资源的侵蚀?如何应对周边县市的竞争压力?仍考验着当地文旅产业的“内功”。

  正如报告所言:“自驾游不仅是车轮上的经济,更是丈量中国乡土文明的新方式。”仙游入选“全国自驾游标杆县”,既是机遇,亦是责任。对仙游而言,需以此次评选为起点,进一步激活资源潜力,探索发展模式,为全国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仙游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