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震辉/文 游心华/图
仙游县在明清时期(明正统十三年即1448年拆并兴化县后的疆域),按照顺时针顺序,北、东、南、西方向分别与永泰、莆田、惠安、晋江、南安、永春、德化7县(州)交界。
乾隆36年《仙游县志.疆域》载:“(仙游县)东抵俞潭铺四十里,莆田县界;西抵白隔岭六十里,永春州界;南抵白水坑七十五里,惠安县界;北抵小沽山一百五十里,永福县界;东南抵长岭五十里,莆田县界;西南抵白塔、岭北三十五里,南安县界;东北抵石门一百里,莆田县界;西北抵磨石寨一百里,德化县界。”乾隆县志“疆域”部分并无提及仙游县与晋江县相邻,但“仁德里说”有补充说明:“仁德在邑之西南。白叶尖耸于南,与泉之晋江。西则钟石、北山,为南安之北界。”
仙游县与7个邻县(州)历代勘界后都立有交界碑,但是明清以来界碑多数弃毁不知所踪。清光绪元年(1875年)起的数年间,福建省开展大规模勘界运动,重新规范了各县(州)界,并重新树立界碑。这些界碑多由相邻县(州)政府的代理人——知县(知州)共同勘界、落款并竖立,最后上报中央政府备案。这次勘界活动是全省性的、共时性的,不同邻县(州)的边界虽稍有变动,但是大体上保持宋代以来格局,这一点从近年福建各地不断挖掘出来的界碑上得到证实。
近年已发现的仙游县古代界碑有:盖尾俞潭华亭油潭3块交界碑、郊尾长岭3块交界碑、大济白鸽岭与永春交界碑、西苑仙游山与德化2块交界碑、泉港界山鸠林安平桥巡检司界碑(巡检司界为县界,泉港原属惠安),而永泰、晋江和南安3县界碑尚未找到。
晋江县于1997年拆分出洛江区,下辖2街道办3镇1乡,从东到西有马甲镇、罗溪镇和虹山乡分别与仙游的园庄镇、赖店镇和龙华镇接壤。其中,罗溪镇的广桥村与龙华镇的金溪村交界。流经广桥村的溪称龙潭溪,源于虹山高山盆地,于广桥村形成两个深潭,人称“龙潭”。
广桥村是旧时晋北通往仙南的重要关口,宋代溪面原架有木桥,后改为石拱桥,村因此得名“拱(鞏)桥”,后讹为“广桥”。清乾隆三十年《晋江县志》载:“龙潭桥,宋淳熙八年(1181年)里人彭映、僧白昕等建。国朝康熙间施韬修,今名‘广桥’。”
广桥桥东立有2块石碑,为清康熙42年之《重建龙潭广桥碑记》和乾隆57年(1792年)《重整龙潭广桥》。碑文所记,追溯桥之历史,及仙晋两地士绅乡民捐款修桥之事,尤其提到大功德主施韬。显然,广桥是明清时期沟通仙晋两地的重要通道。
桥头第一家的彭老伯热情好客,但有游客必邀至家中喝茶唠嗑。彭氏百年前迁自虹山村,于桥头附近安家繁衍。说起广桥往事,彭老伯自然如数家珍。广桥在清康熙、乾隆和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光绪年的那次重修,因为主持人贪腐以至于重修桥碑都没有办法刻字落成。这方上等的青石碑磨得光滑可鉴,现在置于彭老伯屋前,成为搓衣、晾晒、供牙和行旅歇息的好平台。晋人桥、屋、器、具皆制自山石,似乎“石器时代”遗风。
桥石亦采自对面“福山”,用木制独轮车运至龙潭。山石厚重,木轮无法支撑,于是以青石磨成独轮,中留一孔穿轴。其中一轮成了彭老伯大埕栏杆柱头,老伯旧物利用颇为得意自己的巧思。
广桥邻近龙华西原,旧时村民就近往金沙和磨头集市采购、交易或谋生,关系密切胜过晋江。彭老伯年轻时以踩三轮车为生,长期在大坪口运菜,讲一口纯正的仙游话。近年回归晋泉生活,闽南话的鼻音腔渐浓。两地交界属于方言过渡区,很多村民都能双语交流。
谈至界碑,说是向北一公里处有个“交界宫”,于是前往探究。“交界宫”很小,小十多平米的低矮单殿座瓦屋,杂石砌墙,正面敞风。小宫供奉木雕“八仙”,四尊坐姿,四尊站姿。据说,“交界宫”始建于宋代,名称一直未变,看来此宫便是仙晋交界的标志物了。
“交界宫”旁立一粗麻石碑,高、宽、厚分别是140、53、12厘米。石碑表面风化颇为严重。竖刻“疆理肇端”四个大字,书法十分古朴俊美。落款为“万历九年(1581年)十月,晋江县口口口口口口彭仲龙,书于福山第一峰”。
“疆理肇端”意为“晋江县之疆域管理始于此处”。显然,这是一方晋江县政府立于明万历九年的仙晋交界碑。交界宫和“疆理肇端”碑的发现,为学者研究明清及以前仙泉边界划定提供了新的考古实物证据。
当然,现在的仙晋交界线不在“交界宫”,而是往北仙游境内大约500米处的“松柏洋”自然村,属于龙华镇的金溪村。此村居民全为晋江移民,讲闽南话,从闽南风俗。罗溪境内山高坡陡乏有耕地,而北向仙游境内河谷两岸有大片平沃耕地,这是晋人北迁的地理因素。
明代晋江史学家、文学家何乔远曾从晋江经广桥拜谒仙门寺与龙华寺。他作有《自鞏橋至仙門洞肩輿上得詩四首》。此处东为高大钟石山,翻过山便是仙门洞,是广桥村民“做风水”的第一选择。而西南是高耸的虹山,一瀑飞跌而下,远处便可见到壮丽的白练挂壁,何乔远应是垂涎虹山飞瀑,选择山间古道,一为省时省力,一为饱览风光。而“福山”则是广桥西边的一座突兀山峰,成为广桥的“靠山”。
上千年的人文交流,不是一道界碑能阻断的。正如“交界宫”里所供奉的“八仙”一样,本为一体,坐立而已。
图为疆理肇端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