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卫
坐落于杭州西湖西南不远的虎跑泉被誉为“天下第三泉”。据说济南趵突泉为第一泉,江苏镇江是第二泉。其实,天下何止这三个泉?个中必定是文人为其包装,酿造出一些故事,约定俗成。
癸卯年金秋,我有幸再次来到杭州,游览虎跑泉风景。
我们从杭州钱塘江畔之新建的亚运会中心会场“亚运会公园”,驱车来到虎跑泉。重重叠叠小山坡,碧绿苍郁,露出一座造型别致、充满古香古色的山门,顶端书写着“虎跑”两个大字。我孑身一人,彳亍于这小山径上,两边都是树木修竹,我全身被包裹在枝叶间,爽身豁目。挺胸迈步往前,一阵清风吹来,发出沙沙声音。俯视一地落叶,有红的,有黄的,也有浅绿的,一道风景。其间,让我想起唐代刘禹锡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抬头仰望,果真天空飞来一群鸟儿,必将给我增加游玩的兴头。
鹅卵石铺设的道路,表面上被人踩踏得光滑油亮,大乔木直插云霄,巴掌那么大的叶片遮盖天空,简直成为这里的凉棚,人行犹如在屋檐下,见不到一丝阳光,给人一种清凉幽静之感。眼下,溪涧或深或浅,弯弯曲曲,清泉涓涓,叮当叮当,有如中西乐器合奏曲子,令人心驰神往,心潮澎湃……
拾级而上,迎面就是“含晖亭”。我伫立于亭间,举目环顾,满眼苍翠,犹如置身于深山老林间。书载,此亭正对玉皇山,“晨曦之时,阳光映亭,有朝暾散彩景致。”故称含晖亭。真乃风水宝地,怪不得有天下第三泉之美称!虎跑泉来历颇有传奇色彩。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高僧寰中来此主持寺院,喜欢这里的风景灵秀,便住下来。之后,因为附近没有水源,准备迁往它处。夜间梦见神人告诉他:“南岳有一童子泉,当遣二虎将其搬到这里来。”第二天,他果然看见二虎跑(刨)地作地穴,清澈泉水随即涌出,故名虎跑泉。
左转右拐,来到一座庙宇式建筑物,飞檐翘角,古香古色,厅堂里屹立着一尊汉白玉雕像,原来是弘一法师纪念馆。这位传奇人物与虎跑泉有着不解之缘,有这位大人物,使虎跑泉的名声大振,因之更加驰名于海内外。这位文化大师,不光给佛教史添上光彩,尤其于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抹上一层绚丽的色彩。就他的书法艺术而言,那种恬静蕴晦、凝炼厚实的书艺,深刻地影响中国书坛。他的书法融篆隶楷行为一体,兼融并蓄,自立体例,成为书法史上一面旗帜。他的教育思想促进近代中国平民文化的发展。大厅里展示出李叔同全集,还有一些他的手迹,乃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等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同时,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保等均有创造性发展,是一位难得的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鲁迅先生评其“朴拙圆满,浑若天成”,有过之而无不及。
馆舍里,有一幅出自李叔同手笔的中堂“佛”字,配以楹联,“度脱一切众生海,得成最胜世间灯”。书法端庄凝重,笔下无尘,金石气浓郁。赵朴初先生手书一副联语,恐怕是对李叔同先生的高度评价,联云:“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沙孟海先生亦书有一副,挂在大门两边,“密行净名与湖山不朽,惊才多艺开风气之光”。读后让人心生羡慕。一代俊才,感动了华夏子民,开启了灿烂的文明光辉。
“龙井茶香留客坐,虎跑水冽请君堂”。这是浙江省书协主席郭仲选手书的楹联,悬挂在大台亭间,柜台里摆满杭州有名的龙井茶。好山好水培育出好茶叶,地灵人杰,物阜人康,天时地利,才衍生出优良的物质,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真是世外桃源,名不虚传。
徜徉于这沁人心脾的绿色氧吧,任意欣赏眼前景致,移步换景,目不暇接。真可谓“石涧泉喧仍定静,松阴路转入清凉”。
前面,一座庙宇就是南宋高僧济公祠,只见济公金身坐像闪耀着光芒,笑容满面,憨态可掬,本是他平生的常态风姿。他貌似疯癫,笑眯眯的,先后在国清寺、灵隐寺、净慈寺出家事佛。济公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终成得道,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文。他医术高明,为百姓治病祛患,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之美德,赢得人们对他的尊崇。我的书房里珍存有《济公传》上下册,本是郭小亭创作一部传记文学,可是未知郭氏为何人氏,留下一个疑问。那么济公传说,已经列为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亦获得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
突然间,济公那疯癫带笑的滑稽样貌,惹人捧腹大笑,非人是人的形象浮现在我眼前……仿佛把我带到神秘莫测的虎跑泉去。
“一带崖悬钟乳滴,千年藤缀石华疏”。山坡间,树荫下,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那雄伟壮观的“叠翠轩”,陈列着历代名人到此游览留下的美好镜头。那方型石碑上,镌刻着赵朴初手书的“虎跑梦泉”行书,吸引着众多游客。转眼,层峦叠嶂的石缝里冒出涓涓清泉,汇成一池小塘,在绿树的映照之下,显得深幽淡静,一头石雕老虎横卧于池塘旁边,威武不屈。蓦然,我恍惚听到虎啸山应的雷鸣声,震撼四方。这就是虎跑泉呢!
流连于虎跑泉这一神奇宝地,不由得让我想起苏东坡《虎跑泉诗》,写得情景交融,情真意切,“亭亭石塔东峰上,此老初来石神仰。虎移泉眼趁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至今游人灌濯罢,卧听空堦环玦响。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于1959年来此参观游览,即兴写下五律一首,诗曰:
虎去泉犹在, 客来茶甚甘。
名传天下二, 影对水成三。
饱览湖山胜, 豪游意兴酣。
春风吹送我, 岭外又江南。
啊,又一阵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我,把我吹凉了,吹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