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年仙游城失守详情

仙游今报 2025年06月06日

  □游心华 文/图

  中华民国二年(1913)五月十六日(礼拜五)阴历癸丑年四月十一日《新闻报》载:

  闽属兴化匪首黄濂聚众为乱,抵抗官兵。

  迭详前报厦道署于本月七号辰得永春州电禀:阴历三月念八(28日)黎明,仙游县林知事下乡办案,土匪乘其空虚举众扑城。官兵当与接仗,旋因兵少匪多遂失守。计官兵死五六十名,土匪亦死四五十名;百姓无辜被枪击死者三四十名。匪占城后,打开监狱,焚烧县署,城内百姓迁徙一空。仙游无报局,特专丁赴永春州拍发请兵速剿。厦道得电后,当电禀孙督及民政长请示核办矣。

  又闻:此次匪乱原因,系日前孙葆镕赴兴化办匪之时,仅焚毁数乡民房便称了事。乡民以家破产坏,益憎官兵,走而附匪,匪势因而益炽。故先一日陷平海,分县城,次日又陷仙游县城。是早,驻莆田之兵飞往援敵,勝負尚未可知。現莆田各界電省請兵保護。此後,當必再演一場慘劇也。仙邑知事林其幹,城陷時已逃避在永春州城。聞該匪陷仙後,尙欲進取永春,現永春州城亦有戒嚴之說云。(原文)

  民国二年(1913)3月28日仙游县城被黄濂攻陷的事件收入了1995年版《仙游县志》大事记里: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仙游地方政权建立。11月2日,莆田黄濂率铳刀会义军攻陷仙游城,次日凌晨撤离。闽都督孙道仁令唐岱云营入仙,驻扎北门内万寿观。翌年(1913年)3月28日,黄濂义军再次攻占仙游县城,火焚县署,释放囚犯,命潘木任县知事。省都督府从泉州调黄培松部入仙镇压。4月10 日黄濂义军撤离。黄培松部电告孙都督,请将唐营撤回省,黄培松率队返泉州。王 义《仙游大事纪要》对黄濂攻陷仙游县事件记载的更为详细:

  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改用阳历。

  黄濂啸聚壶公山。七月六日知府余之藻率兵攻壶山败回;孙道仁派团长孙葆镕来莆相机剿抚。九月廿五日晨,黄濂攻兴化城,孙葆镕开南门迎战,败之。十一月,袁世凯派岑春煊来闽镇抚,以蒋忠铨权兴化府事,议招抚黄濂未成。十一月,黄濂率众攻仙游城,由东门入,知县孙时渊逃逸。万国发本湖南哥老会成员,到莆时,招哥老会人加入同盟会。杨万顺等皆其党,更招“匪首”黄濂入会,以助声势。组织北伐军,会南北议和成,奉令遣散。

  公元1913年3月28日,黄濂又率兵攻陷仙游城,攻城自城东北隅入,纵火焚县署,及停经阁书籍,不取财物。省令黄培松同沈团长国英带兵至,“匪”散。

  图为1913年黄濂率兵攻陷仙游城,火烧县署。1924年,陈嘉言重建新县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