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仙游今报社数字报纸
05:乡村
~~~——盖尾镇石马村脱壳摘帽奔富路
木兰溪畔石马鸣
——盖尾镇石马村脱壳摘帽奔富路
石马古桥
工艺品展厅
锦鹤宫

  □地理区位

  盖尾镇石马村位于仙游县东部,在木兰溪北侧,距县城12公里。该村东与仪店村接攘,西与东井宫村相邻,南与木兰溪南侧南宝峰村、莲井村毗邻,北与后山村交界,距盖尾镇政府1.5公里,是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的十三区、石马人民公社的政府所在地。濑榜路、宝石公路纵横石马境内。石马村整体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村域整体为平原,地形较为平坦。村庄居民点位于石马桥北侧。

  □人口概况

  石马村辖石马街、湖头、洋中央、东埔、后郑五个自然村,截至2023年,共1431户,人口4662人。常住人口2826人、党员141人、预备党员3人。店铺161家、宗教场所6个、医疗室3所、学校共2所。流动人口174人,出租房49家、寄递业3家、水库1个,石马村民房1385栋。

  □土地概况

  石马村全村土地面积1.75平方公里,山地面积800亩,林地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110亩,其中农田保护区2片,面积55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0%;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500亩,主要包括村民住宅用地1175亩,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5亩,基础设施用地10亩,村庄产业用地300亩。

  □交通概况

  石马村与集镇区及周边地区的连接道路,包括241国道及新规划的仙港大道。濑榜公路、宝石公路纵横石马村境内;仙港大道穿过石马村南侧,形成发达的交通枢纽。

  □历史古迹

  石马古桥 宋嘉定年间建造的汉石桥一座石马石桥,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桥体稍弯曲,有十八个桥墩,形似蜈蚣,历经洪水袭击,仍巍然屹立在木兰溪之上。该桥横空飞架木兰溪已有800年的历史。特别是桥墩上雕有清代乾隆皇帝题的碑文,更彰显出石马桥在中国古桥史上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之前,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被誉为莆田、仙游的通衢之地。

  锦鹤宫 锦鹤宫位于盖尾镇石马村东浦后郑自然村,该宫创建于清康熙乙卯年(1675年),1982年重修,2000年扩建,现宫庙坐东朝西,主殿面宽五间,进深为三进,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144平方米,长26米、宽44米,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另建有完整戏台一座,宫内存有《妈祖签诗解谱》《抄本1册》,信众越来越多。

  □民俗风情

  村里元宵节盛况赛过春节,活动丰富多彩。有宫社摆斋菜、设宴桌、叠糕果、搭橘塔,乡民们抬菩萨神像行傩出游。元宵节当天出游队伍有马队、妆阁、彩旗队、十音八乐、舞龙戏狮等,从早上8时一直游到晚上6时后回宫庙。

  □产业发展

  村民以往收入以务农和外出务工为主。近年来,由于榜头镇的古典工艺产业发展,近邻的辐射作用,使石马村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古典家具和木雕产品的生产、销售。特别是连天红公司为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在连天红的影响下,村里的古典家私厂、木雕工艺厂随处可见,成为本村的经济特色,同时也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木兰溪两侧风貌

  石马村位于木兰溪北岸,木兰溪干线流经1公里。石马村境内有支流1条,是村里主要过境水,河道宽度在4米-6米不等;村庄内部屋前屋后的明沟暗渠与村内池塘、小溪、河流相贯形成网络,境内有小型水库1座、山塘1座。木兰溪新建设的木兰大道沿岸成为本村居民休闲游玩的一大去处,域内木兰溪沿岸景观道全长1.5公里左右,铺设跑道、安装路灯及定点监控,并有专人维护卫生及养护植被,晨间傍晚这里聚集不少居民游客。

  □发展变化

  石马村曾是县里有名的“空壳村”,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村通过引进光伏发电项目,不但提高了村集体收入,村容村貌也发生巨大改变,甩掉“空壳村”的帽子。

  石马村人口比较多,但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2015年被列入我市33个“空壳村”名单当中。为甩掉“空壳村“的帽子,该村两委结合“幸福家园”试点村建设契机,积极探索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村两委经过调研发现,石马村的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全年日照时间超过1400小时,适合建设光伏电站。同时,国家也鼓励光伏扶贫,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全电量补贴,而且,光伏扶贫投资少、见效快、收益稳定、清洁环保。村两委便依托政策支持,把光伏发电作为增加集体收入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利用当地校园楼顶闲置空地,规划建设小型光伏发电站。

  同时,石马村两委团结奋进,将幸福家园试点村建设落到实处,修缮了村内650米排洪渠,实现村内道路硬化、村庄亮化、管理优化的目标,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激发更多人参与到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的行列中。

  为解决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石马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建设农村“幸福院”,该幸福院共有两座双层小别墅,设有厨房、餐厅、健身室、图书阅览室等,能够满足老年人日常休息、就餐、文化娱乐活动需求,让老人们有休闲活动的好去处,老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干净平坦的水泥路,设施齐全的村广场,道路两侧不再是杂乱的柴火垛,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店招规划,美丽在田间村头绽放,幸福在老人脸上荡漾,石马村日积月累绘就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今报记者 李冰

  通讯员 陈骁 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导读
   第02版:今闻
   第03版:街坊
   第04版:侨界
   第05版:乡村
   第06版:养生
   第07版:娱情
   第08版:天下
木兰溪畔石马鸣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仙游今报乡村05木兰溪畔石马鸣 2023-08-25 2 2023年08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