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讯 (今报记者 唐伟 文/图)记者昨日获悉,自5月14日全市首家“社区警校”在鲤城街道南桥社区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全县19个基层派出所均已成立“社区警校”,实现县域全覆盖,公安警力与社区自治力量有机融合,构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据悉,“社区警校”是以社区警务团队建设为载体,通过聘请专家授课、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对社区协管员、警务助理、网格员、保安员、“九小场所”业主以及热心公共事务的居民群众代表分批次开展消防安全、反诈防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未成年人保护、社区治安防范等一系列专题培训,全面提升辖区居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在运行模式上,县公安局探索建立“123456”机制,打好“警民深度融合”组合拳。具体包括:筑牢“一个阵地”,发挥社区基层治理末端组织优势,共同开展平安联建工作;推进“两种教育”,常态化开展群众性安全宣防教育和应急联动小组培训演练;完善“三级应急力量”,组建“1分钟自救”的最小应急单元力量、“3分钟互救”的联动单元力量、“5分钟增援到位”的增援力量;完善“四个一”机制,建好一支讲师团队、建强一支警务团队、固定一个授课时间、完善一套工作机制;明确“五有标准”,有运作场地、有标识标牌、有组织架构、有讲师团队、有实际运行;压实“六大职责”,社区警务团队建设、群众性安全防范建设、应急联动培训演练、平安创建技能培训、信息情报收集、定期协作会商。
“社区警校”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安全教育,通过“点对点、面对面”交流互动,结合安防体验、播放防范宣传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开展有奖问答等形式,切实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护合法权益能力。
各地“社区警校”通过招募公益律师、学校教师、心理咨询师、公安教官以及沟通能力强、热衷公益事业的队员,组建专门教官团队;仙游志愿者协会、蓝天救援队、义工协会等爱心组织,以及辖区保安队伍、外卖小哥、快递员等社会力量,就近加入社区警务团队。课程设计上,结合辖区治安形势和特点分类安排师资力量,围绕巡逻防范、信息收集、帮扶教育、矛盾化解等平安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反诈讲堂、强制报告、防溺水宣传和消防、救援演练等培训课程。
截至目前,全县19家“社区警校”共聘请专业讲师203人,开展主题授课83场次,应急演练64场次,覆盖辖区居民1.2万余人,收集群防线索83条次,办理案件43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基层派出所刑事案件同比下降7.85%,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8.19%,重大案(事)件零发生,违法犯罪警情创五年来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