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中国人再热都要盖肚子”登上热搜,有网友评论“睡觉盖肚子是中国人刻在DNA里的习惯”。为何护好肚脐如此重要?这是有一定依据的。
腹部最怕风寒入侵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傅大治表示,本质上,肚脐是个伤疤。作为在胚胎发育中腹壁最后的闭合点,肚脐的表皮角质最薄,屏障功能最弱。再加上肚脐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是人体的相对虚弱之地,需重点保护。
古人言:“冬暖脊背夏暖肚。”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后背属阳、腹部属阴,阳气较少的腹部最怕风寒入侵,即使是夏季也有受凉的风险。若空调、风扇对着腹部吹,寒气很容易进入人体,出现腹泻、痛经等。
记住三点保养肚脐 傅大治提醒,天越热,越要注意让肚子“热一点”,以调和脾胃、温润五脏。可参考以下三点。
按摩腹部 一般在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仰卧位,双膝屈曲,双手搓热,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顺时针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揉50次。但腹部有肿瘤者不宜。
多吃姜 将姜切成薄片或细丝,做成姜汤姜粥,如生姜红枣粥(生姜丝15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对缓解夏季腹部寒凉、食欲不振等效果很好。此外,山药、大米、小米、糯米、豇豆、香菇、桂圆等也能暖胃散寒。但面色偏红、口干舌燥等阴虚内热者不宜。
艾灸 艾灸能温通经络、驱寒除湿。推荐两种灸法。1.温和灸。取中脘(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神阙(即肚脐)、天枢(肚脐旁2寸处)等穴位,将艾条点燃悬于距皮肤2—3厘米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以灸后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宜。2.隔姜灸。将鲜生姜横切成直径2—3厘米、厚度0.2—0.3厘米的薄片,用针刺几个小孔,置于神阙、中脘、天枢等部位,将艾条点燃悬于姜片上方2—3厘米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以皮肤温热为宜。在家艾灸要防烫伤,火力以能耐受为度。
穿袜子睡觉防脚心受凉 夏季还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在空调或风扇对吹的情况下,寒气可能从脚心进入体内,引起腹泻。老年人睡觉时可穿宽松的袜子,或是盖被子时护好脚心。
据每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