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日思三餐,夜思一宿。”睡眠和饮食一样,对于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是保持人体正常活动、维持身心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当夜幕降临,辗转反侧,整夜难眠,痛苦不堪,这些均是失眠症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睡眠的常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保持卧室内昏暗、安静、通风和凉爽,尽量在23点前睡觉;适量的运动能改善睡眠,但睡前3小时内不宜剧烈运动。二是就寝前要预留半小时的时间以放松身心,避免使用兴奋剂(烟、酒、茶、咖啡等)和从事兴奋性活动(工作、思考、追忆、结算和谈论)。三是上床后勿看手机、电视、玩电脑和吃零食等。四是睡眠差时白天也不要补睡,午睡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傍晚或睡前不要打盹。五是可以尝试只有当感到瞌睡时才上床,若20分钟内未能睡着,宜起床去一个昏暗、舒适的房间静坐、阅读或做些呼吸练习,20分钟后再回到床上,若仍不能入睡需重复此动作,直至入睡为止。六是设定闹铃叫醒功能,无论夜间睡了多久,每天都要定时起床。
有人说,运动是天然的抗抑郁药物,“白领”人群之所以易患抑郁症,是因为他们整日忙于工作,压力颇大,且缺乏身体锻炼的缘故。“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法国学者伏尔泰的一句名言。长期坚持运动,能使身体各系统器官得到锻炼,增强人体的生理功能,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
就运动的作用而言,它可以代替许多药物,但所有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常言道“散步是最好的运动”“百练不如一走”。一般来说,每周要运动至少5天,每天步行8千步左右。此外,游泳、骑车、打太极拳、练书法等均是有益身心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具有良好的调节和锻炼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灵性焕发,无疾而寿。
此外,增加光照时间也十分重要,研究发现,每当夜幕降临时,人体大脑内的松果体裉黑素分泌增强,它会使人情绪低略,而光照可以抑制裉黑素的分泌。所以要多做户外活动,白天多晒晒太阳,夜晚宜适当增加室内照明灯的亮度,以便稳定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据中国中医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