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102岁的美国医生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自己活过100岁的7个长寿习惯。这位医生名叫约翰·沙芬伯格,1923年12月出生于中国上海,他既是一位从事预防医学的医生,也是公共卫生专家和营养学家。他活力四射、步履轻盈、身板挺直、说话思维清晰、没有慢性病,应邀四处开讲座,接受采访。谈及长寿,他称自己从不靠高科技医疗、不靠奇迹药物,而是主张7个朴素的长寿生活习惯。
1.少吃一点
约翰·沙芬伯格提倡“限时饮食”,每天只吃2顿饭(早饭和午饭),不吃晚餐,晚上饿了就喝点水。他发现,不吃晚饭,身体更加轻盈,早晨醒来也更有精神。这样可以给肠胃休息的时间,减少消化负担可提升身体修复能力。不过,这样的饮食方式可能并不适合大多数人,对大多数人而言,晚餐或许可以尽量安排早点吃。
研究发现,限时饮食有助于抗衰老,每天下午5点后不吃饭(晚饭在5点前吃完),免疫系统更年轻,肠道菌群的组成更年轻。
2.吃健康食品
约翰·沙芬伯格不吃肉,但不是素食主义者,他喝牛奶和其他乳制品、鸡蛋和植物性食物,还会额外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D。他日常更喜欢吃水果,但避免吃高糖水果。他坦言自己不太喜欢吃蔬菜,不过由于出生在上海,更喜欢中国炒菜。
他建议不要食用加工食品(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面包蛋糕、薯片、糖果、汉堡等)。研究发现:经常吃“超加工食品”,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吃得越多越危险。
3.坚持运动
约翰·沙芬伯格说,运动是长寿的基石。40—70岁之间的运动对预防老年疾病尤为关键。他本人非常热爱锻炼,如今依然通过步行来锻炼。
对于普通人来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最好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
4.规律作息
约翰·沙芬伯格的作息非常规律,他认为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细胞的修复,增强免疫力。早睡早起能带来更好的身心状态。他晚上8—9点睡觉,凌晨4点起床,保证7—8小时睡眠。早上6:30吃早餐,中午12点半或13点吃午餐。
5.远离“慢性毒药”
他特别提醒要避免吸烟、饮酒、久坐、肥胖、过量的糖和肉的摄入等生活中的“慢性毒药”,指出吸烟酗酒是明确的致癌因素。
6.避免过大的压力
约翰·沙芬伯格指出,过大的压力会加速人体端粒缩短(衰老标志),加速衰老。可以尝试通过冥想、户外活动缓解压力。
7.保持好心态和防痴呆
约翰·沙芬伯格还建议积极社交,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维持良好心态;终身学习,阅读和学习新技能可延缓认知衰退。
据人民日报